肠套叠是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狭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以腹痛、呕吐、便血及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男性患儿较女性患儿多2倍。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儿期(4-10个月),病因可能与婴儿肠道回盲部尚未固定、活动度大有关。各种原因如饮食改变和腹泻等亦可为诱因。继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幼儿及儿童,一般继发于肠管的器质性病变,如息肉、肿瘤、紫癜、血肿、美克尔憩室等。婴幼儿肠套叠几乎均为原发性。
原发性肠套叠分为3种类型:①回肠型;②小肠型;③结肠型,最为多见,约占85%的病例。肠管套叠以后,由于肠系膜受压,套入部肠管淤血水肿,动脉受压缺血,引起肠坏死。
【诊断程序】
步骤一 是否存在肠套叠→重要疑诊线索
婴幼儿突然发病,阵发性哭闹,每次数分钟,四肢乱动,面色苍白,额出冷汗,过后恢复安静,间歇10-20min后反复发作;拒食、频繁性呕吐,初为胃内容物,继而含胆汁;初期间歇期正常玩耍,渐渐衰弱,嗜睡。初有正常大便,渐无排便,亦无排气,12h内可有暗红色黏液血便或果酱样便排出。
步骤二 是否为非肠套叠引起的上述表现→排除线索
细菌性痢疾:夏季多发,有不洁饮食史,大便为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常有发热。大便常规见大量脓细胞,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蛔虫性肠梗阻(腹型):症状与肠套叠相似,婴儿少见,无血便。肿块多在脐周或脐下,呈条状。
过敏性紫癜:有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大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伴有出血性皮疹,可有膝关节肿痛,部分病例有血尿。该病由于肠功能紊乱和肠壁水肿,可并发肠套叠,应引起警惕。
美克尔憩室:多无症状,一旦发生并发症,可出现肠梗阻、炎症、出血或溃疡穿孔。压痛点在右下腹靠脐部。亦可有继发性肠套叠。
急性坏死性肠炎:可表现为腹痛、呕吐和血便,但该病多有腹泻病史,早期即可表现为腹胀、高热和频繁呕吐。大便次数多,呈洗肉水样,量较多,具有特殊腥臭味。全身情况较肠套叠恶化快,常发生严重脱水,或出现四肢湿冷、脉细弱、皮肤花纹等休克症状。
步骤三 确诊的重要依据
1、临床表现:
(1)急性肠套叠:多见于健康肥胖婴儿。
①腹痛:突然发作阵发性哭闹不安,面色苍白,在静止10min至数十分钟又反复发作。
②呕吐:初为胃内容物,晚期为胆汁和粪便样液体。
③血便:为重要症状。发病后6-12h排出果酱样黏液血便或直肠指检时发现血便。
④腹块:多数病例在右上腹季肋下脐上可触及套叠的肿块,呈腊肠样光滑实性,稍可移动。晚期发生坏死或腹膜炎时,出现腹胀、腹水、腹肌紧张,不易扪及肿块。
⑤早期一般情况好,无全身中毒症状。晚期有脱水、高热、昏迷及休克等症状。
(2)慢性肠套叠:
①病期延至长2周至数月,多见于伴有肠管器质性病变的大龄儿童;
②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块,阵发性腹痛,偶有呕吐、便血,可无梗阻现象。
2、辅助检查:
(1)B超检查:肠套叠横断面呈“同心圆”或靶环影像,纵断面呈“套筒”影,此为确诊的重要依据。
(2)空气灌肠:由肛门注入气体,在X线透视下可见杯口阴影,能看见套叠头的块影。
(3)钡剂灌肠:只用于慢性肠套叠疑难病例。
步骤四 病程分期
(1)急性肠套叠:多见于健康肥胖婴儿。
突然发作阵发性哭闹不安,面色苍白,在静止10min至数十分钟又反复发作。
早期一般情况好,无全身中毒症状。晚期有脱水、高热、昏迷及休克等症状。
(2)慢性肠套叠:
①病期延长至2周至数月,多见于伴有肠管器质性病变的大龄儿童;
②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块,阵发性腹痛,偶有呕吐、便血,可无梗阻现象。
【治疗程序】
非手术治疗:
空气灌肠适应症:肠套叠在48h内;全身情况良好;腹部不胀着。灌肠前应肌内注射解痉剂山莨菪碱。凡肠套叠>48h;全身情况差;腹部异常膨胀;X线透视见小肠严重积气,并有较多液平面者禁用空气灌肠。对3-4个月婴儿应慎用空气灌肠,谨防肠穿孔。试用空气灌肠时,如逐步加压而肠套叠阴影仍不移动则应放弃。
钡灌肠复位:已很少使用。
手术治疗适应症:①肠套叠超过48h或全身情况不良,中毒症状明显;②病情严重疑有肠坏死者;③小肠型肠套叠;④复发3次以上或疑有器质性病变;⑤空气灌肠不能复位且有复套者。
【临床经验与注意事项】
1.凡健康婴儿突然发生阵发性哭闹、腹痛、呕吐,应高度警惕肠套叠发生的可能,应注意有无腹部包块、便血,并及时行B超检查。
2.肛门指检对肠套叠诊断有特殊意义。
3.本病需与细菌性痢疾、蛔虫性肠梗阻和过敏性紫癜鉴别。
4.经空气灌肠复位后,部分患儿肠套叠可复发,又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