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科 2012-03-07 19:23  浏览 :4930
导读哮喘病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占很大比重,尤其老人居多。如老慢气(包括哮喘),现代医学对症治疗以消炎、定喘为主。祖国医学则以辨证施治为主,二者都取得了较好疗效。 1临床资料 典型病例:患者女,69岁,宿哮20余年,沉痼之病,时轻时重,发病多因惊忧或受寒等

    哮喘病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占很大比重,尤其老人居多。如“老慢气(包括哮喘)”,现代医学对症治疗以消炎、定喘为主。祖国医学则以辨证施治为主,二者都取得了较好疗效。

    1临床资料

    典型病例:患者女,69岁,宿哮20余年,沉痼之病,时轻时重,发病多因惊忧或受寒等原因而诱发。

    症见:虚热,咳嗽,喘促无汗头身痛,舌质红,脉数。

    2治疗方法与结果

    方则:麻黄汤,解表止嗽平喘。

    热退汗出,但哮喘气急动则尤甚,畏寒肢冷,小便频数,舌淡口和,脉沉缓无力。

    原由久发不已,肺虚日久伤肾。

    治则:补肾益气,用金匮肾气丸连服1个月,喘平气复,复用六味地黄丸连服1个月补肾阴,附子、肉桂以温肾阳使阳归于阴,肾气得以固藏,喘息平复。

    3讨论

    3.1“哮喘”是指症状而言,其中包括多种疾病如: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临床上运用祖国医学理论辩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哮喘”症在祖国历代医学上皆有记载。两千年前内经素问脏气法论说:“肺病者喘咳气逆肩皆痛汗出”,汉代的伤安论和金匮两书中也记载“喘咳上气喘息有声”;“喘而胁祛满”;“咳逆倚息不得卧”及喉中作水鸡声等论述。至现代对哮喘的原因及症状观察得更细致,如医学入门说:“呼吸气促者谓之喘,喉中有声者为之哮。”医学正传说:“喘促喉中作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患者谓之喘。”医案必读曰:“哮证似喘而非,呼吸有声,呜呷不已。

    3.2病因可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

    (1)内因主要由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失调所致。肺虚:则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所致;脾弱:则运化失职,痰湿聚液成痰;肾亏:则命门火衰,水泛为痰,摄纳无权,动即气喘。

    (2)外因由六谣之邪所致。气候变化等因素,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犯贼风虚邪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朱丹溪说:”调摄失宜,为风寒暑湿邪气相干,则肺气胀满,发而为喘。“他不仅提出气喘发作因素为外都,且更说明喘的发作不分季节。

    (3)不内外因为饮食劳倦。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说明由饮食因素而引起的气喘,现代医学认为对某种食物过敏者吃后就可能引起气喘发作,有人则因身体劳倦而发病与古人说:”动作用力遂使脉气不和而喘“是一致的。

    3.3辩证

    主要按八纲辩证:阴阳、寒热、表里、虚实,表实也属阳,里寒虚属阴,但实与热,虚与寒仔细分亦各有不同之处。

    (1)实与热型属阳

    主症:气胜胸闷,喘急,哮高,痰多,喉中有声,身热,便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景岳全书说:”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气长而有余,胸胀气粗,声高息涌,膨膨然若不容“。

   (2)虚与实型属阴

    主症:恶寒、痰吐血沫、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唇淡、脉沉细动,或脉强细,苔血腻或舌质红,甚则稍动即喘难已血制,古人所说:”虚者气去身凉,冷痰如冰。“

    祖国医学的脏腑学说是以五行来说明它们的某些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它们彼此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如:肺属金,肝属木,按正常关系是金克木,但木能生火,因此在肝木过旺而生火太过时反可使肺金受累,如:肝胆气胜的疾患可使肺阴消耗而致肺病,即所谓”木火成金“,又如:脾胃和肾脏有病也可连及肺,因脾胃属土,土为金母,脾胃运化失职时,除了脾虚不能胜湿的病变外,亦可使肺气虚弱,称为”母疾及子“。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肺有病出气不利可成喘。肾虚而不能纳气升降失常,气道上脱亦能发生喘。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哮喘的病理非单纯为肺受病,而与其它脏腑皆有关系,体现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者:李志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