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进补的禁忌

中医科 2012-03-09 11:23  浏览 :2165
导读进补的禁忌主要包括病证的禁忌和配伍的禁忌: 【 病证的禁忌 】 体质强壮的人不宜进补,以免导致阴盛或阳亢,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 形体消瘦,面色憔悴,目眩耳鸣,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质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等为阴虚证,这类病证的人不宜服

    进补的禁忌主要包括病证的禁忌和配伍的禁忌:

    【病证的禁忌

    体质强壮的人不宜进补,以免导致阴盛或阳亢,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

    形体消瘦,面色憔悴,目眩耳鸣,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质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等为阴虚证,这类病证的人不宜服用温热类的补品和补药,如红参、鹿茸、桂圆、核桃仁等。

    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形寒肢冷、蜷卧自汗、口淡乏味、小便清长,大便稀搪、舌质淡、胖嫩、苔闩润、脉迟无力等为阳虚证,这类病证的人不宜服用寒凉性质的补品和补药,如西瓜、龟肉、鳖肉、生地、麦冬等。

    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促,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为实证,这类病证的人不宜服用补品和补药,以免留邪不出,延长病程。

    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肢体酸痛,苔薄,脉浮等为表证,这类病证的人不宜服用补品和补药,以免诱邪深入,延长病程。

    发热不恶寒,面红目赤,口唇干燥,口渴饮冷,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等为热证,这类病证的人不宜服用温热性质的补品和补药,如羊肉、狗肉桂圆、核桃等,以免助热耗阴。

    恶寒喜暖,面色苍白,口淡不渴,手足逆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迟等为寒证,这类病证的人不宜服用寒凉性质的补品和补药,如蚌肉、龟肉、鳖肉、西洋参、蜂蜜等,以免助寒伤阳。

    唇焦舌燥,咽干,口渴少津或天津,皮肤于燥或枯瘪,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质干红,脉细数等为燥热证,这类病证的人不宜服用燥热性质的补品和补药,如羊肉、狗肉、虾、以免更灼津液。

    头重而昏,胸闷,脘痞,腹胀,肢体沉重酸困,甚至水肿,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带下,舌苔厚腻,脉儒等为湿证,这类病证的人不宜服用滋腻性质的补品和补药,如大枣、蜂蜜、老鳖等,以免助湿生痰。

    【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在药物和药物、食物和食物、药物和食物相互配合服食时,会产生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不能同时服用。配伍禁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相反

    藜芦反人参、党参、丹参、沙参、细辛、赤芍、白芍。

#p#副标题#e#

    2.服食药忌

    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

    猪血忌地黄、何首乌。

    猪心忌吴茱萸。

    猪肉反半夏、菖蒲,忌铜、醋及丹砂。

    狗肉反商陆,忌杏仁。

    鲫鱼反厚朴,忌麦门冬、养麦、猪肝。

    鸭蛋忌李子、桑椹子。

    3.服药食忌

    服白术时勿服桃、李子、雀肉、芫荽、蒜等。

    服茯苓时勿服苋莱。

    服天门冬时勿服鲤鱼。

    4.食物相反

    猪肉反牛肉。

    羊肝反椒、猪肉。

    兔肉反姜。

    牛肉反栗子。

    羊肚反小豆、梅子。

    羊肉反鱼脍酪。

    鸡肉反鱼汁。

    野鸡肉反养麦、鲫鱼、猪肝。

    鸡蛋反龟肉、生葱、生蒜。

    鸡肉反兔肉。

    鸭肉反猪肉。

    杨梅反生葱。

    柿子、李子反蟹。

    李子反鸡蛋、蜜。

    生葱反蜜。

    关于配伍的禁忌,有相当多的是有其科学道理的,比如富含钙质的食物和富含草酸的食物直接放在一起烧煮加工会形成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草酸钙,从而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等等。上述配伍禁忌在古书中均有记载,虽没有经过全面的科学论证,但这是前人实践的总结,在进补的过程当中,应尽可能避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