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心电图的分型与临床

其他科室 其他 2012-05-16 11:48  浏览 :11345
导读濒死心电图(Ag ECG)通常是指从严重的或致死的心律失常发展,为死亡心电图(ECG)过程中短暂的过渡性ECG变化。随着临床ECG的普及和各种形式心电监护的广泛应用,使得许多处于垂危状态者的濒死心电图(Ag ECG)得以检出。因其原发疾病和濒死原因的不同,临床

    濒死心电图(Ag ECG)通常是指从严重的或致死的心律失常发展,为死亡心电图(ECG)过程中短暂的过渡性ECG变化。随着临床ECG的普及和各种形式心电监护的广泛应用,使得许多处于垂危状态者的濒死心电图(Ag ECG)得以检出。因其原发疾病和濒死原因的不同,临床上濒死心电图(Ag ECG)改变不一。依据其心律失常的改变特征,可分为4型:即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型、停搏型、阻滞型和混合型濒死心电图(Ag ECG)。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0年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危重症患者中诊断明确,临床资料完整的20例。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黑曚、反复晕厥或抽搐、意识丧失等心脑缺血症状发作。经急诊12导联ECG检查和/或连续心电监护均有濒死心电图(Ag ECG)改变检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和ECG特征改变见表1。表1.20例患者临床诊断、心电图特征及转归(略)

    2.结果

    20例中均有不同类型的濒死心电图(Ag ECG)改变。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型和混合型最多见,发生率分别为40%和30%,死亡率为15%和5%。单纯阻滞型和停搏型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10%,死亡率分别为5%和0%。

    3.讨论

    濒死心电图(Ag ECG)是生命垂危,濒临死亡者特征性心电改变,故有称之为临终ECG。一旦发生,临床上如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部分患者可转危为安。反之,则出现等电位线的死亡ECG。随着临床ECG的普及和各种形式的心电监测的广泛应用,使得濒死心电图(Ag ECG)检出率大大增加。临床依据ECG改变分为:
    ①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型:多先有频发多源性或多形性室性早搏,继而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
    ②停搏型:多为原发性窦性停搏,继以缓慢而不规则的房室交接性或室性逸搏及其心律,最终可出现全心停搏;
    ③阻滞型:多为完全性房室阻滞或窦房阻滞所致,随着病情恶化致交接性节律点自律性丧失或室性节律点自律性降低,逐渐下移。致心室律缓慢不齐继而心室停搏;
    ④混合型:此型是由上述三型中的任何两种(或以上)类型不同形式的组合。如阻滞型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型,停搏型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型,阻滞型合并停搏型等。

    应当强调:临床上出现濒死心电图(Ag ECG)改变的原因不尽相同。其中一类可为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全身衰竭导致生命的终了,或为高龄者“寿终正寝”时生命自然终止。此时,临床上分型多无重要意义。另一类是由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导致严重的致死性心律失常所致。此时若能及时诊断、明确分型、治疗得当,常可使患者获救。不同类型濒死心电图(Ag ECG)可由不同病因所致,机制不同,临床处理亦异。若能及时诊断分型,其重要意义在于临床抢夺救治时机,可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

    一旦发现濒死心电图(Ag ECG)改变应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在救治的同时,应注意保持或建立有效的各类监测。应当指出,心前区捶击复律在临床救治中的价值。当条件不允许或来不及进行电复律及其他处治时,可及时使用。临床表明:叩击阿-斯综合征者的胸壁能使其恢复心跳,而捶击胸部也能终止室速、甚至心室颤动。通常认为有效时间多在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前1~2min。其优势在于快捷。如有效,立即可使患者生还。即使无效,也并不延误其他治疗。

    对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型者,一旦发现,条件允许,应及时进行电复律。常依据病情及诱因,选择电复律的强度。临床上可因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反复发作而多次重复使用。电复律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但不能预防其发生,应积极治疗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原因。如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维持酸碱平衡,纠正代谢紊乱,选择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应用,也是成功复律的重要所在。临床上如有反复发作史,可考虑应用植入性复律除颤器(ICD)。

    新近观念认为:电击除颤时应注意电击除颤的强度,使之超过易损期上限则不会诱发室颤,使电击反复发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上行为室性心动过速。中行为心室扑动时电复律中止发作。下行为室颤时复律成功。经利多卡因、可达龙维持及综合治疗好转出院。ECG诊断: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型濒死心电图(Ag ECG)。

    上行为窦性心律、三度房室阻滞、缓慢的交接性逸搏心律、可见舒张期震荡波(DOWS)。中行为心室颤动发作。下行为植入VVI起搏器后记录,起搏器功能正常。ECG诊段:混合型濒死心电图(Ag ECG)(阻滞型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型)。

    DCG检测为心房颤动。24h出现>2.0s长间歇计2795次。4行为连续记录达17.632s长R-R间距,其中见低小规则的心房激动波,均未能下传心室。ECG诊断:低频率心房扑动、阵发性完全性房室阻滞、心室停搏。为阻滞型合并停搏型濒死心电图(Ag ECG)改变。经植入VVI起搏器及药物治疗,症状消失。除颤治疗成功。反之,发放的电击除颤刺激可能诱发处于易损期的心室肌,而发生新的室颤。故临床上反复电击不能终止室颤,可尝试提高电击强度。有认为电击能量以200J-300J-360J递增方式进行。2007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建议首次使用360J。

    对待停搏型和阻滞型濒死心电图(Ag ECG)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提高心律,改善心脏传导功能。人工心脏起搏是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根据病情和条件选择起搏的方式(如紧急胸壁起搏,体外临时起搏或经食管起搏等)。经临床综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可结合临床考虑是否选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发生停搏型或阻滞型濒死心电图(Ag ECG)改变都可导致严重心肌缺血。随着心肌缺血、缺氧的加重,引起代谢紊乱,进而导致电功能紊乱,出现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异步状态。除极不同步,复极离散度大,导致心室易损期延长,心室颤动阈值下降,致使心室颤动。这也是濒死心电图(Ag ECG)中混合型发生率较高的重要因素。积极有效的改善心肌缺血,纠正缺氧和代谢紊乱,是逆转其改变的重要环节。

    临床上及早发现恶性心律失常的先兆,及时明确濒死心电图(Ag ECG)的类型,可有效指导临床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是终止其发展为死亡ECG的重要关键。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