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组成。补阳还五汤具有益气补血、活血通络之功效,补阳还五汤主治气虚血瘀之半身不遂和萎证。笔者临床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心律失常、坐骨神经痛等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补阳还五汤治疗坐骨神经痛:
荣某,男,45岁,2008年3月9日因右下肢后侧放射性痛2月初诊。患者曾因“梨状肌综合症”在县医院住院治疗半月,好转后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激素及止痛药。一周前因感冒后右下肢后侧放射性疼痛加重,口服西药效果不明显。证见面色恍白,体形瘦长,神疲乏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证属气虚血瘀夹湿。治宜益气活血,利湿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用黄芪40g,当归10g,赤芍10g,地龙15g,桃仁10g,红花10g,牛膝10g,独活10g,三七3g(冲服),伸筋草20g,鸡血藤20g,每日1剂,水煎服,1日3次。服药3剂,疼痛稍有减轻,精神转佳。原方黄芪用量加至100g,加用桂枝10g,追地风10g,每日1剂,服药5剂,疼痛明显减轻。继守上方,调治月余。随访1年,坐骨神经痛未见复发。
按: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发生的疼痛,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起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其属于中医学“痹证”、“腰腿痛”范畴。《济生方。痹》论“此病皆由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阳气不足,不能达邪于外,风寒湿邪才得以深入经络,留着关节,瘀滞成痹。用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以治其本,其中用大剂量黄芪,不仅是补气,更重要的是借其“透表”致力,以温分肉,司开合,达外邪。用牛膝、独活、伸筋草、三七、鸡血藤、桂枝、追地风以通络散寒,除痹止痛以治其标,标本同治,收效甚丰。
2. 补阳还五汤治疗过敏性紫癜:
张某,男,13岁,学生,于2006年4月10日初诊。主诉四肢反复出现紫癜2年余,春秋多发,冬夏缓解。曾在县级医院多次诊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口服激素和抗组胺药可缓解。1周前因感冒后再次出现紫癜,口服3天西药后患者精神不振,嗜睡,家长怕影响学习,故来我科就诊。患者面色恍白,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春秋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综合四诊,证属紫癜,气虚夹瘀型,治宜益气活血,通络止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药用黄芪30g,赤芍8g,当归8g,地龙8g,川芎8g,桃仁8g,红花8g,蝉衣8g,紫草10g,防风8g,白术8g,茜草8g,生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服药3剂,紫癜消失。又用原方加鸡内金10g,服药15剂,随访1年未复发。
按:过敏性紫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粘膜及某些器官出血。中医称其为“肌衄”,“发斑”,将其归属于“血证”。其病理变化可归结为热壅脉络,迫血妄行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治疗应以清热凉血,益气摄血为主。本例患者发病日久,属气虚不摄,用补阳还五汤以益气摄血,活血通络以治其本,加用蝉衣,紫草,茜草,防风,白术清热,祛风,凉血,以治其标,标本同治,每获良效。
3.补阳还五汤治疗心律失常:
杨某,女,56岁,于2007年12月5日因心悸伴胸闷、气喘约1年初诊。病人患高血压病8年,一直服用西药治疗。近1年来出现心悸、胸闷、气喘等症。西医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测血压170/100mmHg.心电图:左心室肥厚并劳损,频发室性早搏。证见头晕胀痛,心悸气喘,动则悸喘加重,胸胀闷,舌质淡,苔白滑,脉虚弦而结。证属气虚血瘀夹湿。治宜益气,活血,利湿,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用黄芪80g,当归10g,赤芍15g,地龙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5g,泽泻15g,车前子15g,丹参15g,每日1剂,水煎服,1日3次。服药7剂,血压下降(150/90mmHg),悸喘有所减轻,舌脉同前,原方黄芪量用至100g,加葶苈子30g,大枣15g,每日1剂。服药10剂,头晕胀痛消失,心悸气喘症状明显减轻,血压140/85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厚。继守上方,调治月余。随访1年,心律失常未见复发。
按:心律失常是指心搏的频率或节律、心搏起源部位或冲动传导中人一项或多项异常。临床需根据心电图检查确定其类型。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常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虚,肝郁气滞,痰湿内阻,心血瘀阻所致。用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以补心气,通心脉,以治其本,用泽泻、车前子、丹参以行湿利水,祛瘀滞,以治其标,标本同治,获得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