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处方拾穗(1)

中医科 2010-10-28 11:25  浏览 :6208
导读中医常见疾病处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治萎缩性胃炎方、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

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
〔组成〕 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 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 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 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
〔组成〕 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 30 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 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 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 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p#分页标题#e#
〔组成〕 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 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 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
〔组成〕 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 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
〔组成〕 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 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 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 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六、治泄泻方
〔组成〕 新鲜番石榴叶30片(干品15~30克)
〔功效〕 消炎止泻。
〔主治〕 肠炎泄泻,细菌性痢疾。

七、治肠套叠方#p#分页标题#e#
〔组成〕 旋覆花5克,代赭石15克(先煎),党参9克,炙甘草5克,生姜2片,大枣3枚,法夏9克。
〔用法〕 上药慢煎,服后半小时,继用下法。另外,用蜂蜜100毫升,加开水200毫升,待温度为37℃时,灌肠,与此同时,用梅花针扣击腹部肿块。
〔功效〕 降逆理肠,调畅气机。
〔主治〕 小儿肠套叠。

八、治急性阑尾炎方
〔组成〕 生大黄15克(后下),蒲公英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芒硝6克(冲服)。
〔功效〕 清热泻下。
〔主治〕 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药物组成中去芒硝)。
针灸疗法:**阑尾穴(双侧),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每天1次,连刺3天。
外敷法:三黄散外敷。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

九、治慢性阑尾炎方
〔组成〕 生大黄9克,丹皮9克,冬瓜仁30克,桃仁9克,芒硝6克。
〔功效〕 清热泻下。
〔主治〕 慢性阑尾炎。
〔加减法〕 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地丁、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p#分页标题#e#
注:此方即大黄牡丹皮汤,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个月。

十、治慢性肝炎方
〔组成〕 党参或太子参15~30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甘草5克,川萆薢10克,珍珠草30克。
〔功效〕 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
〔主治〕 慢性肝炎。
〔加减法〕 湿重者加法夏10克、砂仁3克、苡仁15克。肝郁者加素馨花10克、郁金10克。肝阴不足而见眩晕、失眠、梦多者加桑寄生30克、桑椹子15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肾阴虚而见腰膝酸痛、舌嫩红苔少、脉细数者加首乌30克、山萸肉12克、熟地20克、淮山药易白术、太子参易党参。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溪黄草 30 克,或金钱草25克、土茵陈25克。血瘀者加丹参15克、茜草根12克、桃仁10克、?虫6克。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