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思考:少见的不以咳嗽起病的小儿肺炎
儿科
小儿呼吸科
2018-08-16 15:45 浏览 :8658
导读咳嗽是一种基本的生理保护机制,能清除咽部和整个呼吸道的黏性分泌物、吸入的有害物和异物。同时又是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肺炎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之一。
咳嗽是一种基本的生理保护机制,能清除咽部和整个呼吸道的黏性分泌物、吸入的有害物和异物。同时又是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肺炎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之一。但是,在儿科,常常会遇到不以咳嗽起病的肺炎,临床易于误诊。本篇拟通过2个临床儿科病例,为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病例回顾
例1:患儿,男,46天。
主 诉:阵发性青紫、涂沫5天。
现病史:患儿于5天前发现进食后不久出现青紫,呈发作性,历时数分钟缓解,每天发作2-3次,有时见口中吐白色泡沫,无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无喘息及呼吸困难。未给予药物治疗,近2天来发作次数增多,每天4-5次。因诊断不明来我院就诊。收入我科住院观察治疗。患儿自发病以来时有溢奶或吐奶,否认呛奶史,大小便无异常。
既往体健,患儿系G1P1,妊娠40+2周顺产出生。生时无窒息,无紫绀,无脐带绕颈,羊水清。出生时体重3.50kg。生后母乳喂养。
入院体检: T:36.5℃ P:120次/分 R:30次/分 BP:未测 WT:4.50kg 。男性患儿,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反应可。查体欠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大小正常,前囟平软。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黄染明显,角膜无溃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鼻未见异常分泌物。双侧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未见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口腔粘膜光滑,咽部无充血,增殖体无肿大。颈部对称,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律12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稍膨隆,两侧对称,未见胃肠蠕动波,腹软,肝脾不大,肠鸣音正常。**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肌张力正常。吸吮反射、觅食反射、吞咽反射及拥抱反射正常引出。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RT:WBC:10.47×10^9/L, N:60.5% ,L:32.8%,Hb:126g/L, PLT:116×10^9/L;CRP:11.6mg/l;PCT0.76ng/ml;血糖:5.40mmol/L。 X线:双肺门影浓,沿肺纹理可见絮状分布影。胃部彩超提示轻度胃食管反流。
初步诊断:1.支气管肺炎。2.婴幼儿胃食管反流
入院经过:入院后给予头高位右侧卧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氨溴索化痰及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共住院7天,痊愈出院。
例2:患儿男,5岁,学龄前儿童。主因反复发热7天在外治疗无效来诊。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C-40°C之间,伴畏寒、寒颤,无惊厥史,不伴咳嗽、咳痰症状,无腹泻、呕吐史。病后在当地治疗(具体不详),不见好转,因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不明而转来我院就诊。
查体:咽部充血不著,双肺无明显干湿性啰音。心腹(-),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血RT+CRP+SAA+MP-Ab:WBC:19.80×10^9/L, N:60.5% ,L:32.5%,Hb:116g/L, PLT:316×10^9/L;CRP:33.6mg/l;SAA:>500mg/L;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尿常规:(-)。胸片示右侧中外带大片状高密度阴影,边缘模糊,双侧肋膈角锐利。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
住院期间给予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抗感染,氨溴索化痰治疗,3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后未再发热,共住院10天,阿奇霉素治疗2个疗程,带阿奇霉素分散片巩固治疗3天,出院。
讨论: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时至今日,作为儿科常见病的肺炎,每年仍可导致约140万儿童死亡(其中99%的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是儿童死亡的第一病因。典型肺炎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啰音为主要表现。肺炎是婴幼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回顾性调查表明,小儿肺炎为中国小儿第一位死亡原因。
文献报道肺炎全无呼吸道症状多见于高龄患者,文献认为与老年人正常生理功能减退,气管黏膜净化功能减弱,咳嗽中枢受抑制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不以咳嗽起病的小儿肺炎可能与此类似,与小儿正常生理功能发育不完善,气管黏膜净化功能减弱,咳嗽中枢发育不完善或受到抑制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例1系46天婴幼儿人群,不以咳嗽起病的肺炎的发生还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例2为学龄前儿童。无咳嗽肺炎的发生还与病灶部位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胃食管反流在婴幼儿人群十分常见,绝大多数属于生理现象,通常开始于2-4周,高发期在4个月,可能持续1-2岁。该病主要治疗药物为促胃肠动力剂与止酸剂两大类,合用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更佳。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在成年人与较大儿童中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在新生儿与婴幼儿期,尚处在探索阶段,故对婴幼儿临床应用时要慎重。
①氯贝胆碱(氨甲酰甲胆碱)(Bethanechol):拟副交感神经药 ,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减少胃食管反流,也能增进食管收缩幅度,有清除酸性物质及促进胃排空的作用,小儿剂量为8.7mg/m2体表面积。临床应用时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作用。
②多潘立酮:儿童口服:每次每公斤体重0.3mg,每日3-4次。1岁以下儿童由于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故不能排除对一岁以下婴儿产生中枢副作用的可能性。近年来发现该药可能引起心脏相关风险,国外报道本药静脉注射可出现心律失常;国内贾庆文等综述文献指出(贾庆文,李莉,添月洁.多潘立酮的心脏不良反应文献综述.药物流行杂志,2012,21(11):573-575):应加强对多潘立酮心脏不良反应的监测,心脏传导间期延长、电解质紊乱、有充血性心衰等基础心脏病、老年男性等易感人群,以及合用 影响心电活性药物时要慎重。为安全计,国家药监局已发出通知,儿科不再推荐应用。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起病可急可缓,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中高度发热多见,也可低热或无热。例2可能是一个特例。该病涉及临床的病原学诊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难治性肺炎诊治及其预后和远期管理等问题,已成为儿科实践和研究热点。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肺部体征往往不明显,临床上如怀疑MPP,应及时行胸部X线检查。胸部CT 检查较普通胸片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同时有助于与肺结核等其他肺部疾病相鉴别,但需要严格掌握CT检查的适应症。影像学检查配合病原体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指导治疗。
无呼吸道症状的婴幼儿肺炎发病率目前文献尚无统计率,但病情隐匿,易于误漏诊,应引起儿科医师高度重视。提高对无咳嗽症状的小儿肺炎的认识,是早期诊断治疗的关键。要减少无咳嗽症状的支气管肺炎的误诊,儿科医生要重视发热病人,持续或反复高热、呼吸和心律增快的患儿应注意肺炎诊断,早期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无呼吸道症状肺炎具有很大价值。
-----------------------------------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集委员会.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7):1034-1038
2.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7).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12):881-885
3.苟鹏.年长儿无呼吸道症状肺炎16例误诊分析.职业卫生与病伤 , 2009 , 24 (5) :317-317
4.王久伶,王晶. 无呼吸道症状的社区获得性肺炎282例临床分析.西南国防医药, 2009,9:872-874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