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安全,麻醉减负势在必行!

麻醉医学科 麻醉科 2018-09-19 17:26  浏览 :2730
导读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有麻醉医生7.6万人,总数居世界首位。每万人拥有麻醉医生0.5人,而美国是每万人拥有2.5名麻醉专业人员,英国则是2.8名。如果按照欧美每万人需要2.5个麻醉医生的标准,中国至少还应该配备33万名麻醉医生。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有麻醉医生7.6万人,总数居世界首位。每万人拥有麻醉医生0.5人,而美国是每万人拥有2.5名麻醉专业人员,英国则是2.8名。如果按照欧美每万人需要2.5个麻醉医生的标准,中国至少还应该配备33万名麻醉医生。仅从数量看,我国麻醉医生只有“标准配置”的五分之一。国内麻醉医生人手不足早已不是秘密,医院的快速发展导致麻醉相对缺乏愈演愈烈,如果遇到不重视麻醉的领导,这种矛盾更为突出。

另一个数据是,去年中国麻醉医生共完成手术2700多万例(不包括手术室外的麻醉),这一年,全世界共实施2.5亿例手术,中国仅占1/10。专家称,中国人口是世界人口的1/5,这说明未来中国的手术量还会有较大增加,到时候麻醉医生的缺口更大。

目前,由于麻醉医生数量短缺,中国的麻醉医生几乎是1人承担3-4人的工作量,劳动强度大,神经高度紧张。一项调查显示,47.78%的麻醉医生,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不含值班时间)。

为了安全,麻醉减负势在必行!

图片来源:123RF

先来看一个某三级医院近期发生的病例。

背景资料:

应该院扩建新院已搬迁,老院区仍保留,开设几个特色专科,手术间开放四间,由麻醉科派麻醉医师前往值班,每天白天仅人手一名,每三个月轮转,后改至一月轮转。该月轮转至老院区为一名女麻醉医师,副主任医师。

女患,50岁,因“子宫肌瘤”入院拟行子宫全切术,术前准备完毕后入室在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乃中午时分入室,麻醉医生诱导插管后核对无误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静吸复合全麻,看监护仪生命体征正常就和护士交代一声自己出去用工作餐了。18min后返回,发现监护仪报警,饱和度低(80%),患者面色青紫,麻醉机报警,风箱未工作,仔细一看是导管和麻醉机螺纹管脱落,具体时间不详,立即接麻醉机控制呼吸,叫妇科医生协助抢救,现场很混乱,麻醉医生声称呼吸无,心跳未停,给予一系列抢救后(具体药物不详)患者恢复,饱和度升至100%,呼吸为麻醉机控制呼吸,然后妇科竟然继续进行手术,术毕患者难以苏醒,出现脑肿胀,抽搐等症状,立即带管送往ICU进行深切治疗……

悲剧已经酿成,患者再也没有醒来,几天后送往省级某医院ICU进行治疗,目前患者仍在昏迷中……

螺纹管和导管脱落并不少见,若是麻醉后的患者身边总有一名合格(有执业医师***,住院医及以上)的麻醉医生看管,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也有人质疑:吃个工作餐要那么久吗?或许是她太累了,吃完打了个盹,或者喝了杯水,或者上了个洗手间……

另外一个错误是,该患者既然当时能抢救过来,应该立即按照心肺复苏流程处理,而不是继续手术,立刻报告上级,带管回ICU进行观察,或许,医生们被医闹们闹怕了,进了手术间被麻醉了没做成手术不好交代啊……

为了安全,麻醉减负势在必行!

图片来源:123RF

英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了差错管理的2种观点,即个人观和系统观。个人观认为发生医疗差错的原因是个人原因,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疏忽等,系统观认为发生差错的原因是系统的问题而非人的行为失常,是人就会犯错误,即使最好的机构内的最优秀的工作人员都有可能犯错误,差错发生后,事情的关键不是追究谁犯了这个错误,而是弄清楚系统出了什么问题以及为何会出现这个问题,从个人观出发,差错防范对策就是处罚犯错误的人,以提醒当事人和其他人更加小心,从系统观出发,差错防范对策是从组织机构的角度系统设计防御错误的机制,减少犯错误的环境和机会。实践证明,采用系统观进行差错管理更能有效规避风险,提升安全。

再来看这件麻醉不良事件:个人观会认为此事件主要原因在女麻醉医生,因为她离开患者18min之久,使麻醉后的患者处于无人看管的危险境地,是责任心缺乏,专业素养不够,安全意识太差!但是有谁关心她是否有足够的休息,是否有人换她出去安静地坐下来用餐,是否有人关心她一个人孤零零留在老院区老黄牛般埋头干活而失落异常?系统观会认为是医院体制和制度的问题,例如排班问题人员调配问题人手紧张问题管理者只着眼经济指标忽视安全问题等等……

患者躺在ICU昏迷不醒,而我们麻醉人必须清醒了,一代一代麻醉人要努力下去改变现状。

今年8月17日,《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意见》***,指出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适应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

希望此通知能改善麻醉界目前状况,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杨晓铭 麻醉医学科-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病例373 文章80 音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