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喘息的特点

儿科 儿科综合 2018-11-26 12:00  浏览 :2505
导读

婴幼儿喘息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呼吸感染等疾病后喘息逐年增加,年龄越来越小,治疗难度逐渐增大,部分反复喘息儿童不能耐受体育运动,极大地影响生长发育及生活、学习,喘息是气流通过狭窄气道受阻,形成涡流起气道壁震动,是一种特殊的体征,重要且有鉴别意义,不是一种疾病,是一种症状,可与多种疾病相关。

婴幼儿喘息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喘息病因可有:

1.病毒感染所致暂时性喘息;

2.哮喘的首次发作;

3.下呼吸道感染;

4.气道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5.心血管/血液系统疾病等。


据一项前瞻性的出生队列研究显示:大约25-30%婴儿至少发生1次喘息,到3岁时,喘息发作约有40%,绝大多数婴幼儿期喘息并非哮喘首次发作,将来并不发展为哮喘。


为什么婴幼儿易发生喘息?

1.气道结构和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管腔狭小,外周阻力高;

2.气道软骨未发育完全,弹性差,受周围组织压迫后内腔易变形;

3.气道粘膜富含血管,易肿胀、粘液分泌增多潴留致管腔狭小;

4.气道敏感度高,对外界刺激耐受性低,易诱发气道痉挛;

5.气道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喘息在婴儿期即可有所表现。


婴幼儿喘息较难鉴别取决于:

1.气道发育不成熟,气道生理、解剖、免疫等方面有特殊性;

2.婴幼儿期导致喘息的疾病种类繁多,增加了鉴别诊断难度;

3.喘息性疾病的临床自然表型尚未充分显现,是否为哮喘需观察;

4.对哮喘诊断有帮助的辅助检查:肺功能、激发试验等有限制。


在临床上鉴别诊断婴幼儿喘息为之后治疗帮助甚大。

根据其临床特点可诊断:

1.学龄前儿童为主(<5岁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2.4岁;

2.持续性湿性咳嗽,咳嗽以夜间明显,体位改变后可加重(如睡下时或晨起后);

3.合并病毒感染可伴喘息、气促;

4.全身症状较少见或较轻。影像学可以正常。


治疗方面多为一般对症治疗,出现喘息、低氧血症,及时吸氧、保持气道通常,影响进食,给予营养支持,保证热量;病因治疗,如吸入性肺炎等需要气管镜治疗;病毒感染,可以抗病毒治疗;糖皮质激素可快速缓解喘息、呼吸困难症状,治疗疗程根据患儿临床症状调整,吸入雾化扩张气道比如“硫酸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等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平喘等,加强儿童护理及养护。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何运元 儿科-儿科综合|主治医师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病例14 文章27 音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