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蜇伤的治疗

外科 普通外科 2018-11-28 16:00  浏览 :3710
导读许多节肢动物的毒害作用是由膜翅目昆虫引起的,包括蜜蜂、胡蜂、小黄蜂、大黄蜂和带刺的蚂蚁。

许多节肢动物的毒害作用是由膜翅目昆虫引起的,包括蜜蜂、胡蜂、小黄蜂、大黄蜂和带刺的蚂蚁。膜翅目昆虫造成大多数人类死亡,超过蛇咬伤和哺乳动物咬伤的数目。带翅膀的膜翅目昆虫遍布各地。


临床表现

在非过敏个体,膜翅目昆虫蜇伤后,迅速引起疼痛,伴有疹块和潮红反应。典型火蚂蚁蜇伤在同一部位反复蛰刺后产生多个脓疱。多次膜翅昆虫蜇伤会产生毐性反应,以恶心、腹泻、全身水肿、心血管系统衰竭和溶血为特征,很难与急性过敏反应区别。


被蛰的患者约有17%局部反应剧烈。这些反应表现为红斑、水肿、疼痛、瘙痒,范围直径超过10cm并持续2?5天。虽然认为可能是IgE介导的免疫反应,但其病埋生理机制尚不淸楚。局部反应剧烈的患者如果未来被蜇,则有再次发作的危险,但它并不增加发生全身过敏反应的风险。


密蜂蜇伤引起的过敏反应占总人数的0.3%~3%,每年报道约有40例死亡死亡多见于成人,通常在被蛰1小时内发生。症状在几分钟内发生,从轻微的荨麻疹和血管祌经性水肿到继发于呼吸道水肿和支气管痉挛的呼吸抑制,最后心血管系统衰竭。IgE介导的对膜翅目昆虫提取物的皮肤测试阳性有助于预防蜇伤过敏反应发生。膜翅昆虫蜇伤不常见的反应包括迟发性过敏反应(被蛰5小时后发生)、血消病、肾病、神经性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脉管炎。这些反应的原因被认为是免疫介导产生的。


治疗

如果被攻击的蜜蜂蜇伤后有刺留下,应尽快将刺移除以防止毒液继续注入身体。清洗并局部冰敷被蛰部位。局部或注射利多卡因可减轻疼痛。口服或局部使用抗组胺药可减轻瘙痒。火蚂蚁所致水疱和脓疱(典型为无菌的)应保持完整,必要时给予破伤风注射治疗。


局部反应强烈的中毐的治疗除前面提到的治疗措施外,还应抬高患肢和使用止痛药,还可使用氢化可的松5天,无需使用肾上腺素或免疫治疗。


轻微的过敏反应可给予肌内(大腿中部前外侧)注射肾上腺素,并口服或静注抗组胺药。严重患者给予类固醇和可能需要吸氧、气管内插管、静注肾上腺素、支气管扩张药、静脉补液或血管加压药。这些患者应在监护下严密观察24h以防止严重症状再次发生。


毒素免疫治疗能有效防止皮试阳性患者出现被哲伤后过敏反应的复。被膜翅目昆虫蜇伤后既往有严重系统性过敏反应或发展为血清病的患者都应尽可能进行免疫治疗。纯粹广义上的皮肤反应例如弥漫性荨麻疹也推荐给成年人使用。仅有皮肤过敏表现的儿童再次被蛰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危险性相对较低,不需再进行上述治疗。被蛰后有全身过敏反应病史的患者需随时携带可注射的肾上腺素;他们也需要带证明来证明他们的治疗情况。


一般治疗

初期治疗应集中在气道、呼吸和循环上,需及时预防过敏反应并对受害者进行相应治疗。广泛钝性伤和穿透伤的患者应被当做严重创伤的患者来治疗。中毒的患者除一般支持治疗外,还应接受特异性针对毒素的治疗。需要时给予抗毒素治疗。对咬伤、切割伤或钉伤应进行破伤风免疫治疗。放射学检查适用于对异物和骨折的定位,磁共振成像诊断微小的脊柱碎片比超声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更有效。


抗生素的选择取决于是否存在感染。三代头孢菌素可以覆盖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包括弧菌。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庆大霉素、磺胺异噁唑都是可使用的抗生素。诺氟沙星针对特定的弧菌效果较差,其他喹诺酮类(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莫西沙星)对抗弧菌方面未经广泛测试;它们可能是有效的替代品,但还需等待最终的评估。门诊患者的治疗包栝环丙沙星、磺胺异噁唑、多两环素等。伴有擦伤、撕裂伤、穿透伤或手外伤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感染伤口需做细菌培养。如果手被檫伤或刺伤后的伤口出现类似丹毒的情况,应怀疑是红斑丹母丝菌感染。以假定诊断为基础的最初抗生素可以是青霉索、庆大霉素或环丙沙星。


伤口护理

细致的伤口护理对预防感染和恢复受伤部位的美观和功能是必需的。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失活的组织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愈合。较大的伤口需在手术室探查,是否闭合伤口需权衡美观与感染之间的关系。缝合伤口不要太紧并放置引流。肢体远端的伤口、穿透伤和挤压伤避免一期缝合。对于鲨鱼咬伤,术后护理可能会持续很久,因血容不足和休克、大量血液输入、肌红蛋白尿和肾毒性药物的使用导致的急性肾衰竭。康复治疗包括假肢装置的使用。


抗毒素

抗毒素治疗适用于生物引起的中毒。中毒引起严重反应的患者能从抗毒素治疗中获益。使用抗毒素前应做皮肤测试以确定哪些患者事先应使用肾上腺素或苯海拉明来预防过敏反应,但这些不是严重反应的绝对因素。绵羊中提取的抗毒素可用来治疗严重的海黄蜂中毒,尚未报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血淸病是抗毒素治疗的并发症,可用皮质激素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曾重 外科-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病例1 文章55 音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