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酸是胃病常见症状之一,胃中存有酸液,随胃气上逆而从口中泛出,出现泛酸症状;如胃酸仅泛至咽部,又复而咽下者,称为吞酸或咽酸。和它相伴的常见症状有胃脘疼痛、痞胀、嗳气频作等。
1.泛酸属热的理论基础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酸在五行属木,为肝之味,历来多数医家认为泛酸是由于肝胃郁热,胃气上逆所致。《丹溪心法》中记载:“饮食入胃,被湿热所遏,其食不得传之,故作酸也,如谷肉在器,湿热则易为酸也”,“噫气吞酸,此系食郁,有热,火气冲上”,并主张“必以黄连为君”,创制了著名方剂左金丸,用来治疗肝火犯胃导致泛酸症状。验之于临床,泛酸或吞酸属木火内郁,肝胃有热者确实不在少数。
2.泛酸并非都属热
但在临床上可以观察到,泛酸或吞酸的胃病患者常常在气温骤降、受寒或饮冷之后发生。口不欲饮,胃中喜温喜按,有的患者自诉胸脘痞闷,舌苔薄白,脉不弦不数,以温胃、理气、降逆的药物组方治疗,泛酸或吞酸与其他伴随症状均可得以改善。有的因食滞引起的,配以消食导滞的药物,泛酸或吞酸也可缓解。故个人认为“酸即是热”的说法,值得商榷,可能是其一种原因,而非唯一原因。
胃中之液,本属酸性,消化腐熟饮食,随胃气之降而下行为顺,胃中多酸,停于胃腔,储留有余,排空缓慢者,导致泛酸或吞酸的发生。所以有因中阳不振,痰饮、湿浊内停所致,病机性质属寒,宗仲景治寒以“温药和之”的原则,用温热的药物治疗,常可使症状缓解,也可见痰饮泛酸属寒而非热证。
3.泛酸的治疗
对泛酸、吞酸一症的治疗,我们应从整体辨证出发,切勿拘泥于酸即是热之说。对于肝火犯胃导致泛酸症状的,我喜欢用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对于寒热不明显的泛酸患者,我喜欢加乌贝散治疗,此方乌贼骨味咸性温,浙贝母性味苦寒,它们温凉俱存,适合寒热不明显者;对于中阳不振导致的泛酸者,我喜欢用黄芪建中汤和丁香柿蒂汤加减治疗;对于湿浊内蕴而导致的泛酸者,我喜欢用苓桂术甘汤汤合小半夏汤加减治疗;对于痰饮内阻导致的泛酸者,我喜欢用旋覆代赭汤合乌贝散治疗。总之,我们应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