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千年之误

中医科 中医综合科 2018-12-04 13:40  浏览 :8365
导读自元·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并以相火立论,提倡滋阴降火,创立“滋阴派”以来,影响中医对于人体阴阳的认识近千年。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脉按色,先别阴阳】。张景岳说:凡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明此者,万病皆指掌矣。故学中医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辨别阴阳。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总纲,阴阳不明其他无从辨起。因此又有“不识**,中医寸步难行”之说。

自元·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并以相火立论,提倡滋阴降火,创立“滋阴派”以来,影响中医对于人体阴阳的认识近千年。期间虽有张景岳提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斧正,更有扶阳派郑钦安疾呼“滋阴降火,杀人无算,真千古流弊,医门大憾也”,然杯水车薪,不被多数中医人所熟知。

今读黄帝内经《素问·太阳阳明论篇》之句“故阳道实,**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有感,此阳道实是指三阳经或者说六腑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从而表现实证,**虚是指三阴经或者说五脏易受饮食、起居、情志等因素影响,从而耗伤气血表现虚症。阳非有余,乃因外邪侵袭,阳气奋起抗邪,从而表现“有余”之像。阴非不足,乃因食居情志因素耗伤元阴元阳,从而表现“不足”之像。况且内伤者,元阳先伤,阳虚者多见。《素问·通评虚实论》中“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之句也能解释“阳道实,**虚”并非是说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意思。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较之古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不容易感受外来邪气,更容易受饮食、起居、情志的影响,因而临床所见阳虚者多,阴虚者少。就是在古时因失治误治导致阳虚者也多。比如张仲景时期因外感,失治误治由三阳经传入三阴经时,多是正气受损呈现阳虚症状。如张仲景的伤寒论六经辨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以上条文可知三阳经病多为实证,三阴经病多为虚证,而且多为阳虚之证,岂能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中医者应常识“阳常不足”,注重扶阳护阳,慎用寒凉攻伐之药伤正气,勿做杀人无算的庸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王国栋 中医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病例0 文章1 音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