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胆息汤治疗胆囊息肉
外科
肝胆外科
2019-01-14 12:20 浏览 :12487
导读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情绪紧张焦虑激动导致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多食辛辣油腻,导致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富贵病这个词,相信大多数的朋友也听说过胆囊息肉这种病症,我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工作压力也无形中增大了,这就相应的出现了很多的疾病,其中患有胆囊息肉这个病的人也令越来越多,目前发病率逐年上升,胆囊息肉最常见的是腺瘤**肉,也有炎**肉,后者易治,前者难治,临床表现酷似慢性胆囊炎。
图片来源:123RF
胆囊息肉属中医胁痛、积聚范畴。
笔者通过在多年的临床工作,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了无数的胆息肉患者,尤其是对于息肉直径小于1.0厘米而无临床症状者,治疗疗效显著,现分享如下: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和病因的纠正,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无论哪种疾病,都是有一定的病因和诱因才能导致疾病的形成,只要把体内的病因消除后,是可以消除疾病的。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情绪紧张焦虑激动导致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多食辛辣油腻,导致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
在胆囊息肉的治疗上,笔者根据金元四大家(张仲景、李东垣、朱丹溪、张子和)辨证施治之法并结合本病中医发病之机理,采用张之和“攻下派之法”, 尤其是对肝胆湿热型,肝胆气滞型,血瘀内阻型胆囊息肉,着重祛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之法。根据先期,症重则治其标,后期,症轻则治其本的标本兼治原则。
自拟方:胆息汤
功效: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利胆通腑
组成: 柴胡15克 法半夏12克 胆南星12克 黄芩15克 白芍20克 三棱12克 莪术12克 龙胆草15克 白花蛇舌草20克 虎杖15克 栀子12克 香附15克 郁金15僵蚕10克 枳壳12克 薏苡仁15克 茯苓15克山楂10克 甘草6克。
随症加减:伴口苦口干口粘纳食差、舌苔厚腻者,选加藿香、佩兰、白蔻仁、黄芩,以芳香化浊清利湿热;伴吐酸烧心嗳气者,加黄连、吴茱萸、煅瓦楞子、乌贼骨,以其辛开苦降而和胃止酸;伴恶心、呕吐者,选加陈皮、竹茹、生姜,以降逆止呕;伴胸胁后背疼痛者,选加川楝子、延胡索、瓜蒌、片姜黄,以理气宽胸柔肝止痛;伴四肢乏力腹胀便溏者,选加黄芪、苍术、炒白术、党参,以益气健脾止泻;大便干结者,加制大黄,以通腑泄热;体质肥胖者,重用莪术、山楂,选加泽泻、草决明,以消积化脂;血压偏高者,选加夏枯草、钩藤、川牛膝,以平肝潜阳;湿热盛加茵陈;血瘀甚加生三七、炮穿山甲粉;并胆结石加金钱草。
笔者近期治疗一女性患者40岁,2018年11月8日初诊。患上腹部胀痛、口腻口苦、纳差1年,因情绪不佳或过食肥甘厚味而诱发,善太息。半年前曾在县人民医院经电子胃镜检查,诊为反流胃炎。经治疗有所好转,但反复发作。2月前又到县人民医院检查,经B超检查诊为胆囊息肉{0.6*0.8}、胆囊炎。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手术,改为口服消炎利胆片治疗,略好转,停药复发。经其朋友介绍慕名找我就诊。患者自述右上腹部胀痛及压痛,伴两胁胀痛,进食油炸油煎及猪肉肉食后加重,口苦黏腻,嗳气烧心,纳差便可,舌红苔薄黄,脉弦细略涩。
予自拟方胆息汤加减治疗,以清热利湿、疏肝健脾和胃、活血化瘀通腑治疗用药如下:
处方:柴胡15克 法半夏12克 胆南星12克 黄芩15克 白芍20克 三棱12克 莪术12克 虎杖15克 香附15克 郁金15僵蚕10克 乌梅12克薏苡仁15克 茯苓15克 甘草6克。
用药二周复诊,患者诸症好转。药已中病,随症加减,治疗原则不变,巩固继续治疗一月,患者告之,诸症消失。B超复查,胆囊息肉大0.1cm*0.2cm。叮嘱患者,避免情绪激动,养成一个健康的心态,忌食辛辣油腻饮食,停药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笔者对于胆囊息肉患者在治疗同时,均要求患者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养成良好的情绪,饮食习惯尤为注意,忌食鸡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辛辣、白酒、生蒜、油炸等**性食品,忌烟酒。平时吃好早餐非常重要,不吃早餐的后果就是导致前一个晚上分泌的胆汁滞留在胆囊里,诱发胆囊息肉或者加重胆囊息肉,所以在平时无论再忙也一定要注意吃一些含有植物油的食物作为早餐。三分用药七分养,任何疾病,关键在于预防和调养。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