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经验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2019-02-26 09:40  浏览 :14021
导读自上世纪50年代,医学界发现氢化可的松对于治疗某些皮肤病有效以后,激素已成为皮肤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随着各类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不断问世,许多群众甚至医务工作者,对该类药物不恰当的使用,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面部等处皮肤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导致用药处皮肤产生成瘾性,一旦停药则产生皮肤炎症反应。

自上世纪50年代,医学界发现氢化可的松对于治疗某些皮肤病有效以后,激素已成为皮肤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随着各类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不断问世,许多群众甚至医务工作者,对该类药物不恰当的使用,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面部等处皮肤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导致用药处皮肤产生成瘾性,一旦停药则产生皮肤炎症反应。本病治疗较为棘手。笔者甚至见到过一位患者在已停用激素二十年后,仍有明显皮损表现。该病主要症状表现为[1]:皮肤潮红斑、丘疹、干燥、脱屑、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痤疮、色素沉着异常、酒渣鼻样皮炎、口周皮炎、光过敏、多毛、不易辨认的癣,鱼鳞病样变化等,通常发生在面部,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和不便。激素依赖性皮炎在临床上已逐渐成为常见多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目前尚无特别快速且满意的药物。

脏腑辨证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经验

图片来源:123RF


1.病理机制

临床研究发现[2],局部长期外用激素,可以诱导皮肤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受抑制及成熟加快而使表皮变薄,表现为角质层和棘层变平,角质形成细胞的体积变小,角质层的层数减少。板层状小体数量和角质层的脂质减少,使表皮屏障功能受损经皮水分丢失增加。角质层的完整性和内吸力异常会增加皮肤对外界的敏感性。激素能使毛囊上皮退化变性,导致出口被堵塞,出现痤疮样皮疹或使原有的痤疮加重。因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使局部感染加重。外用激素后发生多毛现象的机制还不清楚。

2.中医的认识

中医观点[3]认为,激素类药物属中医辛燥、甘温之品,误用日久助阳化热,积久灼阴。本病属于中医“中药毒”范畴。乃素体血热内蕴,外用温热燥烈之品,而致毒热之邪外侵皮毛,蕴结腠理,气血抑郁不通,气营两燔,营阴受损,故见面红肿热,灼热痒痛,外结药毒,肺胃壅热而见面起丘疹、脓疱,毒郁日久入里伤阴,可见斑疹隐隐,压之褪色,自觉灼热燥痒。

3.病证结合,知常达变

笔者认为本病属于为中医“药毒”的一种,即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引起的毒邪。根据激素药物外用造成的不良反应,从中医角度来看,其性属辛燥,长久使用则有助阳化热之弊。毒热之邪蕴结于肌肤,则见红斑、丘疹、脓疱,自觉灼热瘙痒等。热邪日久入里伤阴,则见红斑隐隐,毛细血管扩张。病久致气血不得濡养肌肤,则出现皮肤干燥、萎缩、角质层变薄、色素沉着等。在治疗中,必须注意顾护脾胃,脾胃不但是气血生化之源,而且是全身气机升降之枢,运化之中轴。《内经》云:“脾者土也,治中央”。《脾胃论》云:“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如胃气伤,则病久不愈。该病的辨证论治除了以中医四诊取得的信息为基础外,还应结合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研究,认识到患者皮肤角质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这一基本病理特点,做到病证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依据本病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三型辨证论治。所有患者治疗开始时立即停用激素,面部忌热水烫洗,忌用化妆品、洗面奶、香皂,仅外用甘草油或橄榄油洁面,饮食忌一切辛辣发物。

(1)心火炽盛型:这是最主要的一型,占该病门诊患者80%以上。患者颜面大面积潮红斑、红色丘疹、皮下血管扩张明显,自觉皮肤灼热、瘙痒甚至轻度疼痛,情绪烦躁,可能伴有口干口渴、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或弦滑。治疗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为主,药用:生栀子10g、龙胆草10g、生黄芩10g、生地黄15g、苦参10g、桑白皮15g、炙枇叶15g、益母草15g、凌霄花15g、茯苓10g、焦三仙30g,红斑尤为严重者加生石膏30g,羚羊角粉0.6g。该方由赵炳南创立的名方“清热除湿汤[4]”衍化而来,方中生栀子、龙胆草、生黄芩、生地黄、苦参、桑白皮等清热解毒,生石膏清气分热,羚羊角粉清血分热,凌霄花凉血,引药性上行于面,茯苓、焦三仙健脾胃,促进中焦气机运化。对于此型患者,尤其应嘱其调饮食,畅情志。

(2)脾虚湿盛型:患者颜面皮肤红斑,伴小水疱或脓疱,偶见轻度糜烂,水肿,渗出,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缓或弦滑。治疗以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为法,在上方基础上去胆草、黄芩加生苡仁30g、扁豆10g、生白术10g、冬瓜皮30g。该型皮损在红斑的基础上,兼有水疱、脓疱等湿邪表现,故使用数味健脾利湿药物,以促进皮损的消退。患者病情相对第一型较轻,或由第一型经治变化而来,其热毒表现较第一型为轻,故减少清热解毒药物用量,以免苦寒太过而损伤脾胃,反而导致病情缠绵不愈。

(3)肾气不足型:此型四十岁以上更年期妇女多见,通常为病程日久,或已经他医治疗。患者颜面暗红斑,小丘疹,色素沉着明显,或伴有黄褐斑,或伴有腰膝酸软,月经后错,舌暗红少苔,脉沉细,灼热、瘙痒等症状并不明显。治疗上以滋阴补肾为则,用旱莲草15g、制首乌15g、生地15g、熟地15g、杜仲10g、菟丝子15g、生当归15g等以滋阴补肾、养血活血,辅以少许清热药物如金银花10g、连翘10g、地骨皮15g等清退余热。该型的治疗并不求速效,而是以调养为主,逐渐恢复患者皮肤的代谢功能及皮肤结构。

4.小结

笔者认为,由于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皮肤的结构及功能已经被改变,因此与普通面部过敏性皮炎比较,前者极其顽固。对于其治疗,除体弱者外,一般药力宜足,初期应使用大量清热凉血解毒药物,使热向下行,通过二便排出体外,从而蕴结于面部的热毒减轻,使皮肤角质层细胞,皮下小血管得到修复的机会。治疗期间,清热药物应逐渐减量,以免日久苦寒伤正,整个治疗期间,可使用茯苓、鸡内金、焦三仙等药物保护脾胃,增强中焦气机运化功能,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王玉玺,王松岩,王俊志.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9):570-572.

[2]杜晓航,宋为民.糖皮质激素性皮炎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31(5):268-270.

[3]赵莉.激素依赖性皮炎辨证治疗体会.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2):126.

[4]赵炳南,张志礼.简明中医皮肤病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3:291.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付䶮 中医科-中医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病例1 文章1 音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