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有没有误诊,这3个病例可以告诉你答案

妇产科 妇科 2019-04-15 14:33  浏览 :35019
导读子宫内膜癌早期主要症状为阴道出血,这也是妇科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加之B超及诊刮诊断的准确性有限,如医务人员缺乏对本病的认识,特别是对年轻患者的忽视,不注意进行鉴别诊断,甚至盲目偏信B超及诊刮的错误结果,则容易误诊误治,所以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显得十分重要。

子宫内膜癌又叫子宫体癌,是指子宫内膜发生的癌,绝大部分为腺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绝经期妇女,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趋势。一方面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将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宫腔新技术在临床上的普及,使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率有所提高。


子宫内膜癌误诊3例分析

子宫内膜癌早期主要症状为阴道出血,这也是妇科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加之B超及诊刮诊断的准确性有限,如医务人员缺乏对本病的认识,特别是对年轻患者的忽视,不注意进行鉴别诊断,甚至盲目偏信B超及诊刮的错误结果,则容易误诊误治,所以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显得十分重要。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43岁,孕1产1,因发现子宫肌瘤一年,不规则阴道出血3个月入院。一年前B超发现有小子宫肌瘤,近3个月来,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量时多时少,持续不净,近2天流血量增多就诊。入院查体,肥胖体型,血压160/110mmHg,心肺(一)。妇查,外阴正常,阴道内有大量血液,宫颈肥大,轻糜,宫体前位,如孕3个月大小,表面多个字硬突起,双侧穹窿(一),入院诊断:1.多发子宫肌瘤 2.高血压病。入院后行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厚1.2cm,完善术前检查后,进行分段诊刮,病理报告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遂完善术前准备后,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术毕剖视子宫见肌壁间、浆膜下多个小肌瘤,部分肌壁有腺肌瘤改变,右侧宫角部可见一直径0.5CM大小的暗红色息肉样组织,术后病检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局限于宫内膜。术后2周再次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淋巴结全为阴性,双附件未见癌组织侵润。

病例2:患者,45岁,孕3产1人流2。因月经紊乱3年,不规则阴道出血40天入院,患者于了年前开始出现月经紊乱,由原来的5/30天延长至10一20/45天,经量时多时少,有时出现大量出血,曾在当地医院行诊断性刮宫止血2次,但刮出组织未送病理,近40天来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淋漓不断至今。入院时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质软,双穹(一)。血Hb80g/L,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1.0cm,考虑为1.异常子宫出血 2.失血性贫血,予以分段诊刮,病检报告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即给予调经止血治疗,应用避孕药及中药治疗三个疗程,但停药后再次出现阴道出血,持续10天仍不干净,再次行诊刮术,术中查子宫稍大,刮出组织送病检,报告为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已累及颈管。遂行盆腔核磁共振,见宫颈有侵犯,再次完善术前准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次广泛切除加双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

病例3:患者30岁,孕1产1,经期延长、经量增多1年入院。患者于1年前开始经期有6天延长至10~15天,经量增多,较以往多一倍,伴有血块,无腹痛及腰骶部不适,月经干净后阴道少量排液呈水状,既往体健,平素月经6/30天,量中等,无痛经史,入院查体:体重60Kg,血压100/60mmHg,心肺(一),腹软,肝脾未扪及。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宫颈光滑,无触血,宫体如孕50天大小,质中,活动,无压痛,双穹(一)。血Hb90g/L,B超检查,子宫形态饱满,宫内膜线不清楚,宫腔内近右侧宫角部有一直径4CM实性肿块,边界清晰,其内低回声,提示子宫粘膜下肌瘤。入院诊断:1.粘膜下子宫肌瘤 2.失血性贫血,入院后行宫腔镜检查加粘膜下肌瘤电切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充血明显,右侧宫角部隆起见一4×4×3CM大小肿物,表面可见增生血管及灰黄色坏死组织,自肿块表面活检少许组织送病理报告为变性坏死组织,考虑为宫内膜炎及粘膜下肌瘤变性坏死,经抗感染治疗后行肌瘤电切术,切下肿物质地较软,再次快速病理为,宫内膜高分化腺癌。与家属谈话后,考虑癌组织比较大,行子宫全切加双附件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误诊误治原因分析:

一、对子宫内膜癌的警惕性不高,子宫内膜癌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病程发展相对较慢,威胁相对较小,好发于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容易将子宫内膜癌所致的临床症状,归于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对年轻患者的警惕性不高,容易误诊。

病例1、病历2的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也可用于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及子宫腺疾病来解释,医生满足于原有疾病或已知疾病的诊断,便放松了对诊断的继续思考,虽然通过分段诊刮及病理排除了宫内膜癌,却忽视了分段诊刮也有假阴性的结果,也未再行宫腔镜检查,病例1中,医生术后剖视子宫,发现宫内膜息肉样病变仍未引起重视,造成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病例2,使用激素调经止血数月,延误了病情,病例3虽然宫腔镜发现肿物表面异常表现,一方面由于检查医师技术水平有限,对子宫内膜癌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患者为30岁年轻患者,认为患良性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即想当然认为感染是引起肌瘤坏死所致,加上活检取材不当造成误诊。

二、各种辅助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据报告,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单纯诊刮的准确率仅为50%一80%,有20%一50%的患者被漏诊。这与诊刮医生的操作技术,病理人员的制片和阅片水平等直接相关。B超对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也无特异性。宫腔镜虽然为宫颈内病变的金标准,但也受到诸如宫腔内出血,膨宫效果不好,视野暴露不佳,操作者经验以及水平有限,活检取材部位不当等因素的影响。此3例病例均作了相关辅助检查,却起到了误导作用,使临床医生放松了警惕性,造成误诊。所以临床医生对各类辅助检查要有正确的认识与评价。

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可以单用或者是综合应用。手术仍然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段,适用于早期的。放疗,适用于中晚期不宜手术者。激素治疗,多用于不能手术或者放疗的较晚期患者,或者比较年轻,早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化疗,化疗药物对子宫内膜癌疗效不显著,一般用于手术或者放疗后复发的患者。

预防误诊:

一、重视病史及高危因素。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病史,要重视这些高危患者的追踪,如果出现阴道排液、血性白带、围绝经期及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首先要排除子宫内膜癌。

二、重视对妇科各种阴道流血疾病的鉴别诊断。阴道流血是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在排除全身疾病所致的阴道流血后,以同时也要考虑一些少见病,尤其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合并存在的可能,尽管子宫内膜癌多发于绝经后,但不是绝对的。

三、正确认识各种辅助检查在鉴别阴道流血病例中的价值。辅助检查虽然重要,但也不能盲目轻信,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否则容易走入误区。宫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子宫内膜变化,对可疑病灶取材,能够提高准确率,建议怀疑恶性肿瘤行宫腔镜检查时,选择好膨宫压力,以免引起肿瘤扩散。

四、提高医师的技术操作水平。如在诊刮中应特别注意宫底及双侧宫角处,刮出组织必须送病检,宫腔镜检查应在良好的膨宫条件下,有经验的医师操作,定位活检时应选择代表性强的病变部位,切勿选择已坏死组织送病检。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秦振河 妇产科-妇产科综合|副主任医师
病例3 文章3 音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