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生拒借除颤仪被停职,他做错了什么?家属最新发声...

2022-04-04 00:00  浏览 :7414
导读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送命题!

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送命题!
 
最近几天,上海哮喘老人抢救无效去世,急救医生曾拒绝借出除颤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舆论一发不可收拾,上海官方经调查后,给出了答案:对当事医生作出停职处理!
 


文章开头,不想去评论这件事孰是孰非,先分享两个曾经发生过的类似事件吧。
 
第一件:及时出诊,集体被罚
2021年1月2日,江西上饶市信州区发生一起车祸,肇事的驾驶员叫了救护车。
 
但在上饶市派出的120还未抵达时,有一位好心的路人路过,他认识上饶和康医院的一名骨科护士,便急忙打电话给护士,让医院派车过来救人。
 
接到路人的电话后,医院几分钟就迅速赶到了车祸现场,将伤者抬上救护车,送到医院。而上饶市指派的市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到了现场,没接到伤者,空诊返回。
 
事情本应该到此结束,但却不曾想事情的走向却不受控制。
 
被送往和康医院的伤者住院治疗12天后,还是觉得疼痛不适,办理了出院,转到上饶市人民医院检查,发现有多处骨折,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给康复增加了难度。
 
得到这样的结果后,伤者儿子打电话把和康医院投诉了:当时拨打的是120急救,和康医院违规。
 
接到投诉后,上饶市卫健委展开了调查。
 
调查认为:和康医院的做法不符合相关程序规定,造成了不良影响。给予该院急诊科通报批评,急诊科主任被约谈,同时责令医院扣发急诊科科室负责人奖金500元,当班出诊的医护人员每人罚款300元。并要求两家医院进一步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监督,一经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给予开除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件:被拦停的救护车,接错患者,惹上大麻烦
也是发生在去年。
 
2021年8月13日,浙江舟山市定海岑港街道调委会成功调解了一例救护车接错人的案例。
 
事发同年5月,家住定海区岑港街道的王老伯突发疾病摔倒在地,家人紧急拨打120求救。
 
家属和救护车约定碰头的地点是:岑港马目西方明珠。很凑巧的是,当时同个路段也发生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也呼叫了救护车。
 
第一辆应该接走王老伯的救护车到达车祸路段后被拦停,接上现场受伤的患者回了医院。而车祸叫的救护车十分钟后才到达,到场的急救医生立即对王老伯进行了急救,但当时患者已经没了生命体征。
 
事发后,家属向第一辆救护车所在的医院提出了赔偿,要求医院为患者的死付全责。
 
后来,调查处理后的结果是:第一辆救护车未到达指定的地点履行救护义务,导致死者的抢救延迟了10分钟,救护车所属医院负有保证“及时”发车的义务,故医方的迟延救护行为存在过错。
 
可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延迟救护,是导致患者去世的直接原因,医院需承担一定的责任,但不是全责。
 
延误抢救客观上的确是降低了抢救成功的几率,每个人的生命都应当受到第一时间的保护,结合医方过错程度,基于公平合理原则及人道主义精神,医方给予应该给予家属适当的赔偿。
 


上述两个真实发生的例子,感性上来看,救护车并没有做错什么。第一个案例,接到路人的电话后,及时派出了救护车,但最终等待他们的结果是什么呢?上到科室主任,下到当班医生,集体被罚。
 
第二个案例,第一辆救护车被拦停,当时车祸现场有严重的伤员,若是他们置之不理,先去接了王老伯,没有耽搁患者的抢救,医院不用赔钱,但舆论会放过他们吗?会不会又有人说,第一辆救护车的医护人员“不配为医”“太冷血”“没有人道主义精神”?
 
举这两个例子不是想为谁开脱,只是想说,谁都不想遇到这样的事,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做与不做都是送命题!
 
拒绝借除颤仪,医生做错了什么
话题回到文章开头。
 
拒绝借除颤仪后,哮喘老人去世,当时随120出车的急诊的医生陷入舆论中心,经过舆情发酵,他最终被停职处理,冤吗?
 
有网友指责他,不会灵活处理事情,人家202室的家属都同意了804的请求,急救医生却坚持不依,接到患者之后扬长而去,太冷血!
 
但我想问一句,若是急救医生“好人好事”借出了除颤仪或是先送804室去了医院,202室的患者在等待急救途中突发危险或去医院的路上发生室颤,有生命受到威胁怎么办?
 
202室家属会理解医生吗?众网友会理解吗?120急救的相关规则,能够理解吗?
 
就像文章开头的两个例子一样,做了好人好事的急救医生,也逃不过规则圈出的这个圆。
 
要说这个被停职的急救医生错在哪里,我找了很多理由,可能他错在太冷静吧?
 
在当时的情况下,804的患者急需救治,而急救医生却很冷静地拒绝了804家属的请求。804家属的着急,202室的理解都和急救医生的冷静、“不近人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刺痛了大众的眼睛。
 
只是他真的错了吗?若你是局中人,你将怎么去解这个局?你就一定能做到两全其美,处理得让人找不到诟病吗?鞭子不是抽在自己身上,不会有痛觉,后果不是自己承担,谁都能保证一身正气!
 
家属回应:医患双方不是站在对立面
3月31日和4月1日晚上,死者家属对急救医生被停职这件事进行了回应:
 
3月31日回应:
自己父亲的离世已经不能挽回,关于浦东卫健委发出调查情况通报,家属并未接到任何相关单位的沟通;
 
回顾这整件事,并非要把老百姓和医生放在对立面,因为在这件事中,有很多热心负责的医护人员帮了忙,医生都是经过高等教育怀抱理想穿上白大褂治病救人的,家属一直很相信医生。
 
家属想要知道的是:面对这种突发情况,面对轻重缓急的病情时,医疗资源如何分配,相关人员如何判断?
 
120急救医生被停职,家属很难过,这不是家属的初衷。因为在当前医疗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医生不应该因为这些事而不能在一线去救治帮助更多的人。
 
亲人的离世的悲剧已经不可逆转,家属希望他的离世能够让整个体系得到优化,更加完善,让每个病人都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4月1日晚上回应:
 
下午一点左右,公安系统的警官打了电话,解答了家属的一些疑问。
 
但他们想要知道:上海120有没有相应的指导文件,可以告知医生怎么面对?如果没有,是否可以加以完善呢?医生不仅仅是救死扶伤,他们也需要收到流程的指导。同时在必要情况下,指导并告知百姓流程。
 
 
 
正如家属所说,悲剧已经不能挽回,事情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促进制度的完善,流程的优化。
 
这样的悲剧不是某个地方特有,医护人员面对这些情况时,该怎样处理,这些都需要一个指导。
 
有时候医生“冷血无情”“不敢”“不愿”,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医生也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需要工作、需要养家糊口,需要生活下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爱爱医小编 |医师
病例3 文章1552 音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