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停用!已致4死14失明

2023-05-24 08:14  浏览 :2011
导读美国紧急召回!


美国紧急召回!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消息指出,美国发生的眼药水被高度耐药细菌污染事件现已导致4人死亡,14人失明。



美国疾控中心在其网站上发文表示,已经确认来自18个州的81名患者感染了一种名为“绿脓杆菌”的罕见耐药细菌菌株。与该机构3月更新数据时相比,新增了13名患者。


据悉,这款眼药水商品名为“EzriCare”, 由全球制药医疗保健有限公司在印度生产。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警告称,一款由印度药企生产的眼药水可能导致细菌感染,造成失明甚至死亡。



该机构呼吁消费者,不要购买并立即停止使用生产企业已采取召回措施。

涉事药企生产不规范

这款眼药水是人工泪液,用于润滑眼球。专家称,眼睛通过泪管与鼻腔相连,细菌可以从眼睛进入鼻腔,再进入血液等身体其他组织或部位。



美国药管局表示,生产眼药水的印度全球制药医疗保健有限公司存在生产不规范问题,包括微生物检测措施不足、包装不符合卫生要求等。



药管局已给予这家企业警告,禁止这款眼药水进入美国市场。药管局对这家公司生产的另外一款眼药水发布了同样警告。

眼药水别乱用!

眼药水、眼膏、眼凝胶等外用眼药,根据成分可分为抗感染、抗炎和人工泪液三大类。

其中抗感染眼药包括抗细菌类、抗病毒类等,而抗炎眼药则包含激素类和非甾体类。

激素类抗炎眼药可迅速减轻炎症,但长时间使用易诱发青光眼、白内障等,而非甾体类抗炎眼药,常用于控制轻度炎症,副作用相对较小。

实际上,即使是正常生产的眼药水也别乱用,或致感染。医生提示:眼药水写的保质期,一般是指不开封状态下的存储时间,而开封后的眼药水建议一个月内使用完。

当心!这些习惯很伤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却每天都在伤害它。眼睛不舒服的时候,很多人有个不自觉的习惯就是用手揉一揉。殊不知,揉眼睛也会存在一定的危害,比如随便揉眼睛当心角膜损伤,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破裂。

还有人眼睛觉得干涩就滴眼药水,这也是完全错误的。错用眼药水或将导致青光眼!

眼科医生表示,眼药水、眼膏、眼凝胶等外用眼药,根据成分可分为抗感染、抗炎和人工泪液三大类。其中抗感染眼药包括抗细菌类、抗病毒类等,而抗炎眼药则包含激素类和非甾体类。激素类抗炎眼药可迅速减轻炎症,但长时间使用易诱发青光眼、白内障等,而非甾体类抗炎眼药,常用于控制轻度炎症,副作用相对较小。

揉眼睛有哪些危害?

1. 眼表感染

揉眼睛时,通过手眼接触会带来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会带来过敏原,从而对眼睛产生感染性或过敏性结膜炎。同样,揉眼睛会导致自己的一只感染的眼睛,感染传到另外一眼健康的眼睛。

2. 眼睑缘或者眼睑感染

常见的针眼也就是麦粒肿,就是细菌引起的睑腺炎。

3. 破坏角膜

在工作生活中,一旦有异物入眼,比如铁粒、沙子等等,此时揉眼睛就会加重异物在眼表的移动和摩擦,造成角膜上皮损伤、脱落,角膜溃疡、结膜裂伤等等。

4.引起一定的散光

由于揉眼睛会产生对眼角膜的一个临时的机械力,造成角膜弧度改变,长期会引起散光;尤其是在圆锥角膜病的患者,揉眼睛会造成圆锥的穿孔可能。

眼睛不舒服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自己不是很清楚眼部发生了什么情况,最好还是就医找眼科医生诊治。

1. 如果眼睛干涩,大多数是由于视疲劳和干眼症造成的,要改善用眼习惯和环境,滴用一些人工泪液。如果需要长期滴用,建议使用没有防腐剂的眼药水。大多数眼药水是不能长期使用的,容易造成耐药性,眼压高,干眼症等等,一定要谨遵医嘱。

2. 如果眼睛疼痛,那么原因可就多了。常见的有麦粒肿等眼睑炎症,带状疱疹睑皮炎,青光眼,角膜炎,葡萄膜炎,视神经炎等等,还是建议立即就医。

3. 如果眼睛视物不清,需要上眼科排除是眼部造成的疾病还是全身引起的眼病。比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疾病、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葡萄膜炎、视神经疾病、颅内疾病(肿瘤、出血)等,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视力下降。

4. 如果是眼睛痒,大多数是因为过敏性原因造成,需要进行过敏原寻找,进行过敏脱离,滴用一些抗过敏的眼药,甚至可以服用抗过敏药物。对过敏性鼻炎等也要同时诊治。

5. 如果是眼睛进了异物,那么首先不要自己揉眼睛,也不要自己试着去除,建议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取出异物,大多数异物发生在上睑内或者角膜上,如果异物入了眼球,那么就需要进行手术了。

来 源 | 华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