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诊治及预防

其他科室 其他 2011-07-12 14:02  浏览 :3754
导读一、定义及作用机制 双硫仑样反应 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特别是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

    一、定义及作用机制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特别是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二、可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

    ① 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的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拉啶(先锋Ⅵ号)、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克洛等,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如有患者在使用后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注: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因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团,在应用期间饮酒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②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等。

    ③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等。

    三、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表现

    患者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律加速(可达120次/min)及心电图正常或部分改变(如ST—T改变)。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这种反应一般在饮酒后15-30分钟发生。

    四、双硫仑样反应诊断及鉴别诊断

    对应用可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头孢菌素等药物的患者,如饮酒后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应考虑双硫仑样反应的可能,但要注意与乙醇中毒、心血管疾病等鉴别。

    五、双硫仑样反应治疗及护理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吸氧及对症治疗。治疗上可洗胃排除胃内乙醇,减少乙醇吸收,静注**、静注或静滴纳洛酮等对症处理,静脉输葡萄糖液+大量维生素C+肝太乐等进行护肝治疗,促进乙醇代谢和排泄。心绞痛患者需改善冠脉循环,血压下降者可应用升压药,数小时内可缓解。

    ①患者就诊后边抢救边询问病史,立即使患者取平卧位、吸氧、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②对休克的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晶体液,必要时给予多巴胺等升压药,积极治疗以缩短低血压期。

    ③对原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律、心律的变化。

    ④对确诊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也应作心电图、血常规、电解质检查,以排除多种疾病共存而延误治疗。

    ⑤因起病突然,症状明显,患者及家属均有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应安慰患者,劝慰家属,向其说明病因,介绍成功的病例,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⑥治疗起效快、疗程短,4h~12h症状逐渐缓解。

    六、双硫仑样反应的预防

    医护人员特别是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必须要对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的双硫仑样反应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1、在诊疗过程中,须仔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及饮酒习惯,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应该尽量避免用可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特别是头孢类抗生素),同时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合理联用配伍,不能同时使用含乙醇的药物。

    2、对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药物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在使用上述抗菌药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均应避免饮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包括饮料、食物、药物),如白酒、黄酒、啤酒、酒芯巧克力、藿香正气水、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用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或擦洗降温,尤其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

    3、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乙醇相关制品。

原帖地址及讨论:http://www.iiyi.com/bbs/viewthread.php?tid=2004888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