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缺乏症是人体长期缺乏微量元素锌引起的营养缺乏病,表现为味觉迟钝、食欲差、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皮炎或伤口不易愈合等。锌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主要存在于骨、牙齿毛发、皮肤肝脏肌肉中,是机体中100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参与了广泛的生化作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防卫、创伤愈合、生育功能及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锌来源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但动物性食物含锌丰富且吸收率高,坚果类中如核桃花生等量也不低,其他植物性食物中含锌较少且吸收率低。当小儿锌需要量增加、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均可引起锌缺乏。
[诊断程序]
步骤一 是不是锌缺乏?→重要疑诊线索
患儿食欲降低、异食癖、厌食等消化功能减退表现;免疫功能低易发生感染;生长停滞、矮小、性发育延迟,免疫功能降低;智能发育延迟;夜盲、口腔溃疡和脂肪泻、经久不愈的皮炎、脱发等。
步骤二 确诊的重要依据
空腹血清锌浓度<11.47µmol/L(75µg/dl);餐后血清锌浓度反应试验(PICR)>15%;单独用锌剂治疗1个月后有效。
↓
确诊的其他证据
有纳呆、生长发育迟缓,皮炎、免疫功能低下,异食癖等典型的缺锌临床表现;动物性食物摄入少,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偏食或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等影响锌摄入。
步骤三 病因诊断
摄入不足 锌摄入不足是小儿锌缺乏的主要原因。大多数食物含锌量很低,营养不良、特别是长期缺少动物性食物者易致锌缺乏(动物性食物、坚果类含锌高,因此素食者容易缺锌);长期应用全部肠外营养病儿,因所摄入溶液中缺乏锌,亦易发生本病;肠道吸收不良可见于脂肪泻、肠炎等疾病,以及长期进食含有过多植酸盐或纤维素食物,均可影响锌的吸收利用。
吸收障碍 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泻可妨碍锌的吸收;谷类食物含大量植酸和粗纤维可与锌结合而妨碍吸收;长期纯牛乳喂养也可缺锌(牛乳锌吸收率远低于母乳);肠病性肢端皮炎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小肠缺乏锌的载体可表现为严重缺锌。
需要量增加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尤其是婴儿对锌的需要量相对较多,易出现锌缺乏,如早产儿可因体内锌贮量不足,加之生长发育较快,而发生锌缺乏;此外,营养不良恢复期、外科术后与创伤后恢复期等锌的需要量亦增加,若未及时补充易致锌缺乏。
丢失过多 常见于慢性失血、溶血( 红细胞内有大量的锌,随红细胞破坏而丢失 ):长期多汗、组织损伤( 创伤、烧伤的渗出液含锌 );肝肾疾病、糖尿病以及使用利尿剂噻嗪类等( 尿中锌排泄量增加 );长期透析、蛋白尿、长期使用整合剂如EDTA,青霉胺等药物( 与锌形成不溶性复合物 );单纯牛奶喂养者( 牛奶内有干扰锌吸收的络合物 )。
步骤四 临床评估
1)发锌能反应长期锌营养状况,但波动大,不易准确,可作为人群普查筛选的指标之一,正常小儿发锌低限值为1692.60umol/L( 110.7ppm,北京 )。
2)尿锌能反应锌的代谢水平,缺锌时,尿锌测定降低。若同时测定血锌、发锌、尿锌三项指标,则诊断价值更大。
3)对临床上有缺锌表现,血锌或发锌不低者,补锌治疗后的营养及临 床改善,可做为确定锌营养状态的重要手段。
[治疗程序]
一般治疗 坚持合理膳食,进食含锌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肝、蛋黄、瘦肉和鱼。建立良好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锌丰富,且能促进锌的吸收,并及时添加辅食。去除引起缺锌的原因治疗原发病,治疗消化道吸收不良综合症。
补充锌剂 锌的生理需要量:小儿为每日5~15mg、成人每日15mg、孕妇每日20mg、乳母每日25mg。元素锌lmg等于硫酸锌4.4mg,葡萄糖酸锌7mg。疗程可视病情及病种而定,一般疗程以2~3个月为宜。
小儿可给予1%硫酸锌溶液分次口服。当严重缺锌、胃肠道疾病或静脉内营养者,可静脉注射锌剂,常用静脉制剂是氯化锌,元素锌lmg等于氯化锌2.1mg。锌治疗同时,应摄入足量动物蛋白质,使症状更快改善。
药物锌不宜过量,否则可致急性锌中毒,表现为腹泻、呕吐和嗜睡等。长期过量还可引起铜缺乏,需予注意。
(1)按体重 口服元素锌每日0.5-1.5mg/kg(相当于每日3.5-7mg/kg的葡萄糖酸锌)。
(2)按年龄 每日元素锌供给量标准0-6个月1.5mg;7-12个月8mg,1-4岁12mg,4-7岁13.5mg。
(3)长期静脉高营养:每日锌用量:早产儿0.3mg/kg,足月儿-5岁0.1mg/kg,>5岁2.5-4mg/d。
[临床经验与注意事项]
1.微量元素有一个摄入的最佳范围,如长期的高摄入都会引起中毒。
2.血清锌浓度 能较灵敏反应人体近阶段的锌营养状况,但要避免溶血、环境污染、进食、和一些病理因素影响。
3.发锌的测定易受到洗涤等因素影响不太准确。
4.长期静脉高营养输液需注意补充锌剂。
5.缺锌可有肝脾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