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加速了HCV疾病的进展;但是肝脏疾病阶段性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和临床预后风险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了确定终末期肝病、肝癌以及基线肝硬化和HIV/HCV共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死亡情况的发生率。
专家组织了一批志愿者分组进行研究,638名合并感染患者自1993年7月至2011年8月间在约翰霍普金斯艾滋病毒诊所接受护理和肝脏活检,并监控一切临床活动(平均随访时间5.82年)。根据METAVIR评分系统对肝纤维分期的组织学样本进行评分。其中主要的测量指标为ESLD, HCC和死亡的综合发生率。
患者经历了以基线肝硬化分期为基础的临床预后发生率风险的逐步增加过程(肝硬化分期为F0-F4,具体分期如下:F0, 23.63 (95% CI, 16.80-33.24); F1, 36.33 (95% CI, 28.03-47.10); F2, 53.40 (95% CI, 33.65-84.76); F3, 56.14 (95% CI, 31.09-101.38);F4, 79.43 (95% CI, 55.86-112.95)(P < .001)。
经研究分析,从F2到F4阶段和抗病毒治疗都与ESLD、HCC和全因死亡率(经调整个体特征、药品注射以及CD4细胞计数后)有关。
与F0相比,F2的发生率比(RR)为2.31 (95% CI, 1.23-4.34; P = .009); F3, 3.18 (95% CI, 1.47-6.88; P = .003);F4, 3.57 (95% CI, 2.06-6.19; P < .001)。
HIV的治疗效果和较少的临床事件相关( RR, 0.27; 95% CI, 0.19-0.38; P < .001)。对于226名接受HCV治疗的患者,治疗无效者和未经治疗者之间临床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RR, 1.27; 95% CI, 0.86-1.86; P = .23)。
在这组HIV/HCV共感染的患者中,肝硬化分期与ESLD, HCC以及死亡情况的综合结果有关。
文章来源:http://jama.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22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