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急诊PCI的首选方案

其他科室 其他 2012-09-03 16:35  浏览 :6692
导读急性心梗(AMI)是心内科急危重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目前,急诊介入治疗(PCI)是最有效的急诊再灌注方法,急诊PCI术途径包括:经股动脉、经桡动脉、经尺动脉、经肱动脉,其中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ransfemoral Intervention, TFI)是经典途径,其操作简

    急性心梗(AMI)是心内科急危重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目前,急诊介入治疗(PCI)是最有效的急诊再灌注方法,急诊PCI术途径包括:经股动脉、经桡动脉、经尺动脉、经肱动脉,其中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ransfemoral Intervention, TFI)是经典途径,其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但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ransradial Intervention, TRI)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但技术掌握略显困难;经尺动脉、经肱动脉途径因操作难度较大,只做为特殊情况下的备选途径。

    PCI作为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一种微创方法,始于1977年由德国医生Andreas Gruentzig实施的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此后的30年里,以 PTCA为基础的PCI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1989年,加拿大医生Campeau首先报道了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1992和1993年,荷兰医生Kiemeneij等先后报道了经桡动脉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使PCI进入了新纪元。魏盟教授于1999年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首先发表了经桡动冠脉造影术(Transradial Angiography, TRA)及TRI术的学术论文,标志着TRI术在国内的正式开展,之后,国内TRA及TRI发展迅速,2006年国内163家医院共进行了108 658例TRA和45176例TRI,2007年,111家医院参与调查,共进行了115124例TRA(占冠状动脉造影总数的60.24%)和48379例TRI(占PCI总数的56.28%)。目前,经桡动脉已成为国内PCI术的主要途径。

    对于AMI直接PCI术,近十年来,国内外进行大量急诊TRI的尝试。抢救AMI关键在于缩短罪犯血管再通时间,所谓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经桡动脉PCI能否获得与股动脉相似的再灌注时间是影响预后的关键。Louvard在一个双中心的注册研究中发现急诊TRI治疗AMI成功率与经股动脉相似,且穿刺点严重出血并发症少。Ziakas对155个AMI患者分别通过不同途径行直接或补救PCI,结果也提示两组有相似的手术成功率,住院期间MACE无显著性差异,但经股动脉组血管并发症明显增多。之后国内外多个研究也证实了急诊TRI的可行性、安全性。在我国,急诊TRI 发展迅速,2007年所调查的115124例TRA 中,急诊TRI 2284例,占急诊PCI总数的 31.99%,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9%。2011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完成急诊PCI 215例,其中急诊TRI 201例,占93.5%%。在德国慕尼黑刚结束的2012ESC会议上,公布了2012ESC AMI-STEMI治疗指南,新的指南对于急诊PCI也建议TRI。

    急诊TRI适用于绝大多数需行急诊PCI的AMI患者。AMI患者一般状态较差,容量不足,且需强化抗栓治疗,使经股动脉行急诊PCI后穿刺局部的大出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腹膜后血肿、皮肤破溃感染及拔除鞘管时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的危险增加,同时因延长了卧床和住院时间,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风险。而与其相比较,急诊TRI优点明显:桡动脉走行表浅,无重要的静脉与神经伴行,不易发生与穿刺有关的血管神经损伤;创伤小,易于止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出血或血管并发症少,更不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患者心理压力轻,易于接受;术后无体位限制,易于整体病情恢复,尤其对于急性心梗伴左心功能不全者,避免了加重心衰的强迫平卧位;术后方便护理;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急诊TRI手术操作与择期TRI相仿,器械选择上应更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穿刺点多选择桡骨茎突近心端2~3cm处;造影时推荐使用左右冠共用导管如Tig导管等,减少器械重复进出上肢动脉可能导致的血管痉挛;多选择6F指引导管完成PCI 手术。为缩短手术时间,也可选择左右冠共用指引导管同时完成造影及PCI术,如 6F IL指引导管。当然,根据手术需要,其他造影导管或指引导管均可选择,为增加支撑力,必要时可利用5进6技术。之后手术操作与TFI或择期TRI相当。

    任何事情皆有其两面性,TRI也是如此,并非所有AMI均可行急诊TRI,以下情况应考虑TFI:
    (1)持续心源性休克。病人的休克状态绝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从而影响心肌收缩力和心室泵功能,再加上神经反射及血容量不足,导致血压下降以至危及生命。在此情况下桡动脉常扪不清,穿刺成功率低,多次穿刺又将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故首选股动脉途径行PCI。
    (2)病情严重,生命危在旦夕。患者心梗后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内环境紊乱、酸碱失衡或因恶性心律失常经多次心肺复苏,病情极度危重,需尽快PCI并尽早结束手术,应首选TFI。
    (3)术后需IABP辅助。估计术后需IABP的患者,因最终需穿刺股动脉,也应放弃桡动脉途径。对于术中即需要IABP辅助的患者,也可尝试单侧股动穿刺+ 单侧桡动脉穿刺途径,从而避免双侧股动脉穿刺,尽量减少并发症。
    (4)桡动脉途径操作困难或存在禁忌。急诊PCI术,桡动脉穿刺失败、导丝导管到位困难、或其他原因预计将严重影响手术进程时,不应耗费过多时间,而应该果断改行股动脉途径。对于存在桡动脉穿刺禁忌的情况,如同侧尺动脉闭塞、桡动脉闭塞、局部动静脉造瘘、穿刺局部外伤或感染等,应首选股动脉途径。
    (5)初学TRI的术者,因为初学者穿刺桡动脉的时间要明显大于穿刺股动脉。

    另外,采取急诊TRI时,也应注意一些常见并发症,例如出血、穿刺点局部血肿、上肢动脉走行区的血肿、感染等,更应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例如骨筋膜室综合症、神经损伤致爪型手、压迫时间过长致局部组织坏死等。总之,急诊TRI是一种有着广阔前景的核心技术,能够达到经股动脉急诊PCI相似的手术成功率和预后,且血管并发症少,效益-费用比高,优势明显,但桡动脉冠脉技术学习周期长,操作难度高,同时也要注意选择合适患者,并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