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岳美中动药与静药配伍理论临床应用体会

中医科 2018-07-28 17:30  浏览 :4181
导读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许多中医把这些实践经验记录为医案供其它医家学习和研究,也有部分中医将这些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和提炼升华为学术理论,如著名的施今墨对药理论。

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许多中医把这些实践经验记录为医案供其它医家学习和研究,也有部分中医将这些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和提炼升华为学术理论,如著名的施今墨对药理论。笔者喜欢研读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成名的中医的医案和理论著作,这些著作中的临床经验和理论都是经丰富的实践取得的,不是实验室的动物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做出的假设性理论,如岳美中、冉雪峰、袁鹤侪、施今墨等中医的医案和医话著作都是笔者反复研读的书籍,也常在临床中应用从这些著作中学习的理论和经验。

1949年以前就已经成名的中医岳美中先生在《岳美中医话集》(尤其学生陈可冀院士等编写)的《处方遣药要学会用轻量》一文中有一段文字:“动药与静药相配伍而用于补益时,动药用量宜轻。所谓静药,是指具有补益作用,但易产生壅滞的药物,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熟地、山萸、鹿胶、炙甘草等。所谓动药,是指具有调理气血作用,而易伤正损气的药物,如川芎、枳实、当归、柴胡、陈皮、肉桂、香附、柽柳、大腹皮、砂仁、豆蔻等。以阴阳归类,动药属阳,静药属阴。在组织方剂时两类药物相配伍,动药可推动静药,使补益作用增强,而副作用减少,这是处方的一种规律。例如在异功散中,参术苓草是静药,用量宜重,陈皮是动药,用量宜轻,这样健脾的效果就会增加。久病怕动,一动则不堪收拾,所以静药应多于动药。[1]

在这段文字中岳美中先生提出动药与静药的概念,认为大量应用具有补益作用的“静药”时,应加用少量能理气血的“动药”,动药可以促进静药的补益作用,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与利用。笔者认为这个理论的提出非常有意义,在临床上需要补益脾胃的时候,笔者也常按此理论组方配伍用药。

名中医岳美中动药与静药配伍理论临床应用体会图片来源:123RF
2015冬季、社区内一药房的营业员介绍其朋友来诊。患者为中年女性,体型中等,从事营销工作,因常年出差、饮食不节,所已经常感觉乏力、腹胀、嗳气,想用中药调理。该患者虽然体略胖,但是面色发黄无光泽,舌苔白腻舌质淡红,两关脉濡,饮食尚可,唯饭后易嗳气、腹胀。

分析:乏力、脉濡、面色发黄无光泽为气血不足的表现,其工作性质导致饮食不节、胃气受损、脾不健运,所以气血生成不足;腹胀、嗳气、舌苔白腻为胃肠食积的表现,因脾胃运化失调,所以导致食积气滞。

据上病因与病机,决定采用常规的补益脾胃方剂参苓白术散(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党参、砂仁、山药、薏苡仁)加黄芪、鸡血藤等补益药物调补气血,第一次处方只开五剂。患者复诊时告诉我乏力的感觉好了一些,但是感觉药力不足,还是腹胀、嗳气,喝完中药以后腹胀的症状略有增加。我考虑这不是药力不足的问题,补气养血调胃的药物已经不少了,显然是药物没有完全发挥补益作用,用药以后出现了腹胀加重的情况,再查舌苔仍然白腻,一定是因为药物没有被充分吸收、停滞于胃肠所致,这时忽然想起中岳美中先生的有关动药与静药的论述,用药以后没有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应与动药与静药的配伍比例不合理有关,参苓白术散中虽然有砂仁可以温胃行气,但是补益的静药太多,动药的比例太小,用药后舌苔仍然白腻就可证明此点,所以第二次处方时又加用石菖蒲15克(笔者用此药的常用量为10至15克),三诊时患者陈述腹胀、嗳气的症状都大减。以后又按第二次处方加减继续用药。

笔者体会岳美中先生的动药与静药配伍理论,除了可以在处方中调整单品种动药的用量以外,还可加增加处方中动药的种类,虽然每种动药的用量不大,但是能使动药的总用量增加,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每种动药类药物的偏性之间还能相互制约。

参考文献
[1]陈可冀.《岳美中医话集(增订本)》.第一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4年:59-6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田喜江 中医科-中医消化科|主治医师
病例0 文章42 音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