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概念古而有之,先秦文献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最早明确提出当属明代张景岳的《类经》一书。七情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精神生理现象。若能恰当而有目的、合理地使用感情,则有益于健康。但是,如果情志过极便可能直接伤及脏腑精气,甚至扰乱气机而引起机体多种功能紊乱。这时候“七情”便成了致病因子。因此情志对人体是一把双刃剑,即可疏泄、表达正常情感,表达过极也可致机体疾病的产生。
精神心理保健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正常的精神状态,可以提高机体环境适应力及抗病力,从而可以预防疾病;生病之后,良好的精神状态促进康复,还可以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治病。传统观点认为,五脏对五志,不同情志改变可引起不同脏腑变化。古人就利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制定了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内经》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验案:患者李XX,男,农民,45岁,因“双下肢行走不能2月”来我院就诊。患者2月前因田间琐事,与人口角,大发雷霆,心理愤愤不平,甚是恼怒。其后逐渐出现双下肢行走无力,在平卧时双下肢活动自如,至南京X医院就诊查脊柱MRI:L4-S1椎间盘轻度膨出,腰椎退变。双下肢肌电图:诸神经未见明显异常。多方诊治予针灸、推拿等治疗,效果不显。后经他人介绍前来我院就诊,四诊辨证当属于:肝气郁结,脾气不行。吾顿时想起既然多方治疗无效,患者既往明确情志变化史,何不试一试情志治疗?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后,征得家属同意,遂制定“以情胜情”之法。了解到患者平素怕狗,交待患者家属回家后趁患者不备,从背后放出一大型狼犬惊恐之。3日后回访,患者家属非常感谢,患者在惊恐奔走之后,下肢功能逐渐好转,现已能在家人搀扶下缓慢行走。吾得知此消息后,甚是欣慰。顿感古人智慧的伟大!
总结:中医情志疗法历史悠久,集中反映了古代医家们独特的思维和辨治观,是经典理论和临症经验的完美结合。历代医家对情志都有深刻研究。在疾病的治疗当中运用以情胜情的原理,可以改善脏腑的功能,调节气机运行,平衡人体原有的阴阳状态,这一方法值得我们不断探索,施之临床。
作者:张豆豆,13855219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