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牙,葬送了七个月胎儿,谁之过?
妇产科
产科
2018-09-17 18:35 浏览 :2665
导读当然大多数发生在怀孕早期,因吃药而选择终止妊娠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在这里,想问一句:真的有必要吗?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主题内容是:近日,《都市快报》报道了一位26岁的孕妇因为一颗牙齿引产了快7个月的胎儿。具体过程为孕妇在怀孕前就有智齿反复发炎的情况,但没有彻底治疗,怀孕后,智齿又再次发炎,经诊断得的是冠周炎伴右面颈部多间隙蜂窝织炎。细菌大量游走于人体组织相对疏松的间隙,如果再往大脑和胸腔走,后果不堪设想,要控制病情,就要用激素和抗生素药,但是因为她是孕妇,这些药对于胎儿势必造成影响,最终,孕妇只能是接受激素及抗生素药物治疗,而不得已引产了。
其实对于以上的事例,在临床上其实并不少见,当然大多数发生在怀孕早期,因吃药而选择终止妊娠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在这里,想问一句:真的有必要吗?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本身是没有答案的,也不可能有明确的答案,因为牵扯发生几率问题。在这里,只是想提出几个问题,供同行们讨论。
图片来源:123RF
一是药物说明书上写的“孕妇禁用”就真的是绝对的不能用?或者是用了之后就百分之百会造成胎儿发育异常?事实上,大家都很清楚,并不是绝对的,其实大多数可能问题不大,与用药类型、用药时间、用药量、持续时间等都有关系,另外,药物对不同人的影响也不一样。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医生都形成了惯性思维,那就是“只要是孕妇禁用药,吃了就不能要了”,也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得以后若是真的有问题,就会产生医疗**了。这算不算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不得而知?
二是可以仔细翻看一下,药物说明书中很少有药物写到“孕妇可用”,为什么?不敢写啊!万一出现问题就说不清了,怕惹麻烦呗。基本都是“孕妇禁用或者是孕妇慎用”这样的写法,有没有根据还真的不好说,因为很多药物并没有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程序来说明对孕妇是否有影响,只是为了安全起见,或者是动物实验有发生的几率。
三是对于“可能有影响或可能会导致”及“最终会出现影响或导致不良后果”的说法,需要有科学的态度来指导实践。有万分之一的几率有影响,也叫“有影响”,十分之一的几率有影响,也叫“有影响”,但这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区别,值得好好商榷。
众所周知,怀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可以造成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与胎儿自身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有有关系,有的与自身的免疫因素异常、病毒感染及其它致病菌有关系;另外,生活环境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会有影响。我们需要辩证思维方式看问题,不能因为有可能会造成影响,就不能怀孕了?况且发生的几率是很低的。
近3年,在我们产科,见过有四例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或者是抗抑郁症药物,这些药物都属于孕妇禁用药,最长的服药8年左右,且在怀孕期间也一直口服药物控制症状,但最终的结局都很好,胎儿顺利娩出,追踪孩子一年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