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如今,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生活负担越来越大的大环境下,轻松、舒适、愉悦的心理环境,逐渐被生活负担慢慢侵蚀,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有如下感受。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类疾病中最常见,最多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即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两种形式,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性格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
焦虑症是一种慢性痛苦的体验过程,短则数小时,长则可达数年,对身体的健康和疾病有明显的影响,焦虑发作和生活环境,工作状态,性格因素,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其生理、病理过程为交感神经、迷走神经长期过度激活,体内腺体大量分泌,使人像“打鸡血一样”处于一种相对亢奋的状态,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出现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烦躁、易激动、等等症状体验。此时会引起血压高、血糖升高、心律加快或者不齐、失眠、头痛、腹痛、消化不良等等主观感受。如果患者再有基础疾病,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等激活,会加重慢性病病情,或者引起疾病复发。
焦虑症患者由于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症状不一,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很容易误诊,广泛性焦虑根据不同的症状体验,可能去看消化科、呼吸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等各个相关的科室。而各个相关的科室检查后基本都正常,一般没有实质性病变。
焦虑症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家族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量表测查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由精神科专科医生诊断。其中最主要的是临床症状和病程。早期筛查或自我诊断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如果分数较高,建议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做进一步检查。目前国内都是按照第3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为诊断的具体标准,即具有一定的人格性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员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员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病程多迁延。
焦虑症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抗焦虑,镇静等方式,疏肝解郁的中药也有一定效果。
另外,慢性病患者,由于长期患病,长期治疗,天天治疗,很容易引起焦虑症的发生,然而,一旦合并焦虑症,又会加重病情,或者导致控制好的病情复发;疾病的复发、加重反而会加重焦虑的症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所以,一旦有焦虑症,应该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或者积极治疗,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保持好良好的心境,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身体和疾病都有明显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