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1]。其中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每年5月5日是世界手卫生日
2018年的主题是:“掌握在你的手中:预防医疗系统中的脓毒症。”
手卫生是预防医学倡导的理念,与医务人员医疗护理密切相关,也是医疗操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手卫生在切断传播途径与防止交叉感染方面,可谓功不可没。
让手卫生同步成为医疗行为的标配
一项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研究表明,接触患者污物后未洗手时的手带菌率为100%,其中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念珠菌属[2]。强化手卫生,防止外来菌定值及传播是非常必要可行的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3]。
临床工作中对于手卫生的时间是有讲究的;WHO特别提出“手卫生的五个重要时刻”,即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解除患者后和解除患者周围环境后这五个时间节点。
有文献报道,在一般护理操作中,手部细菌污染数量一般为(103-105)cfu/cm2。工作繁忙时,手部细菌量成倍增加,护士为患者吸痰手沾细菌达106cfu/cm2,给患者清洗会阴手污染细菌多达1010cfu/cm2以上。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后未洗手,其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00%,ICU工作人员中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可达80%以上。
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0%[4]。
临床工作中对于手卫生洗手方法是有标准的。手上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若无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洗手口诀为“内外夹弓大立腕”
“内”是指掌心相对揉搓;“外”是指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夹”将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弓”是指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大”则是拇指指在掌中揉搓;“立”是为了避免有细菌藏在指甲缝隙里,要把手指立起来,指尖在掌心中揉搓;“腕”则是一手握住另一手的手腕,旋回摩擦,交替进行。需要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重视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大量资料显示,保持手卫生是有效预防控制病原体传播,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临床工作中多种原因形成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较差。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包括皂液洗手造成的皮肤问题、工作太忙、洗手次数太多、没有足够的洗手设备等等[5]。
文献(详见:宋红岩.《医护人员手卫生研究进展》一文)报道,以下6条标准可以提高洗手的依从性可以借鉴:①选择以乙醇为主的擦手液;②洗手液应容易获得;③教育和推广洗手;④设立预防覆盖所有医院感染的经费;⑤树立高年资医护人员的榜样;⑥合理平衡医患比例。
总之,“医疗标配手卫生,规范操作相伴行。一旦忽视出纰漏,交叉感染难消停。”,手卫生是针对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医务人员要坚持手卫生的理念,改变对“手卫生多余”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选择手卫生,就是选择健康。预防疾病,从手卫生开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计委.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9-04-01发布
[2]张小容.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298-300.
[3]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428.
[4]牛秀成,张素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88-89.
[5]王宏柏.院内洗手新进展.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719-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