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望诊在中医临床上的诊断价值

中医科 中医综合科 2018-12-04 13:00  浏览 :2847
导读中医望诊主要是观察人体的神、色、形、态,分整体望诊和局部望诊。其中尤以局部望诊的观察内容居多,诊断价值也比较大。

中医望诊主要是观察人体的神、色、形、态,分整体望诊和局部望诊。其中尤以局部望诊的观察内容居多,诊断价值也比较大。舌、鼻、耳等五管的形态、颜色变化都可以反应五脏六腑的虚实寒热病变情况,多数中医比较重视舌质和舌苔的检查,其实耳朵部位的望诊临床价值也比较大。《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对耳部的望诊描述文字不是特别多,但是简明扼要,教材认为耳廓上的一些特定部位与全身各部有一定的联系,其分布大致象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耳部皮肤上的形态、色泽变化可以反应身体的某部有了病变,如色白为寒、色青为痛、色黑为肾虚;形瘦为虚、耳轮焦干多见于下消证等,具体内容可见教材。只不过中医生在临床上多不重视耳部望诊,只有少数医生偶然应用,耳部望诊远不如舌部望诊等望诊方法应用广泛,个人认为多重诊断可以减少误诊的概率,中医诊法简便有效,应用原则应该如韩信将兵士,多多益善,因此应对有临床有效的诊断方法多加研究与应用,在这里结合中医文献学习与临床经验对耳部望诊法做一相对系统的归纳总结,供同道研讨。现代中医从耳针发展起来的耳诊法文献比较多,与中医传统耳部望诊虽然有联系,但其自成理论体系,因此不在这里论述。
现在已知中医典籍中有两部望诊专著,分别为《望诊遵经》、《望色启微》,这两部著作对历代望诊理论与经验做了汇总,其它中医临床著作和诊断专著的耳部望诊内容与此大同小异。

一 耳部形态与全身气血盛衰
耳部肉厚而润泽,是气血充足;耳部瘦削而枯槁,为气血不足;耳轮肌肤甲错多见于久病气滞血瘀。

二 耳部形色变化反应肾功能的虚实
中医认为为肾开窍于耳,故“耳也者.肾之官也.故察耳之好恶.可知肾之强弱也[1]”。
耳轮焦黑干枯多见于下消证,是肾精亏极,精不上荣所致;耳轮萎缩是肾气竭绝之危候;
肾又主骨,因此耳部皮肤出现五色变化,是病位在骨,黄赤为热,青黑白为寒。

三 耳后络脉与痘疮轻重
痘疮俗称天花,是一种传染病,在古代是多发病、常见病,现代社会因为疫苗的推广与预防医学的发展,痘疮(天花)疾病几乎已经不存在,但是根据观察耳后络脉的形色变化判断痘疮的病因病机和预后的医学理论仍有临床应用意义。

1出痘之后,耳后红筋,痘症轻微;耳后紫筋、青筋、黑筋,病情严重。
2凡出痘,耳后筋三条而枝叶多,色淡红者吉、系心经发痘,主头面稀少;耳后筋紫赤色者,主肝经发痘,而急出者凶;耳后筋苍黄色者,或筋头大而根转小,系脾经发痘,主头面胸腹必稀;耳后筋淡而色白者,枝叶繁乱,系肺经发痘,出如蚕种,主痒塌极凶之兆;耳筋色黑,枝叶多者,系肾经发痘,主黑陷伏毒[2]。
3耳上轮属心,凡出痘时,宜色红而热,若色黑与白而冷,其筋纹如梅花品字样,或串字样,从耳皮上出者,皆逆也;耳下轮属肾。凡出痘时,其色宜红紫带冷,不宜淡黄壮热,如筋纹梅花品字样为顺,若如蚤咬芝麻之形者,为险逆难治之候;耳后耳里属肺。凡出痘时,其色宜淡白带温,不宜红紫壮热,如见茱萸形,或灯火烧烙之样为逆;耳后耳外属肝,凡出痘时,其色宜青带温,不宜淡白冰冷。稀疏者吉,稠密者凶;耳后中间属脾,凡出痘时,宜苍黄温和,不宜青色壮热,稀疏如黄蜡色者吉,稠密如蚁色带青者凶[3]。

耳部分属于心、肝、脾、肺、肾五脏的理论正是本文强调的重点,虽然在中医古代典籍中只用耳部分属五脏的理论诊断痘疮疾病,但是从其对病机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痘疮疾病的病因病机预后与五脏的虚实寒热相关,因此五脏的虚实寒热引起的耳部形色变化也可以用于诊断其它疾病。色黄为实热,色淡红为虚热,色青为寒为气滞,色白为虚寒,色黑为寒为痛,这种诊法与舌诊五脏分属的原理与用法相似,应该引起中医临床医生的重视。正如《厘正**要术》所言“是篇察耳,耳虽为肾窍,而五脏所结,系于耳者居多。外感则或冷或热,内伤则或暗或滞。善诊面色者,神明而熟察之,亦辨证要法也。若徒取以辨痘证则拘矣。[4]”

四 其它
两耳时红时热者,为外感风热;两耳尖发冷者,可能发痘疹;耳上起青筋者主肝风内动;
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多是麻疹先兆;两耳后有黑筋,甚至到达发际,主脐下寒痛。

参考文献
1(清)汪宏著,王小芸等校注.《望诊遵经》.第一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121。
2(清)张振鋆著,盛维忠等校注.《厘正**要术》.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年:11。
3(清)张振鋆著,盛维忠等校注.《厘正**要术》.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年:11-12。
4(清)张振鋆著,盛维忠等校注.《厘正**要术》.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年:1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田喜江 中医科-中医消化科|主治医师
病例0 文章42 音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