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伤急救的十种常用中草药

中医科 中医外科 2018-12-05 12:40  浏览 :27410
导读毒蛇咬伤是夏秋季节中原地区以及南方地区的常见疾病,病情常常比较危急,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控制病情发展。

毒蛇咬伤是夏秋季节中原地区以及南方地区的常见疾病,病情常常比较危急,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控制病情发展。中草药对于蛇伤急救具有简、便、验、廉的显著特点,这些中草药多为具有药用价值的田间山野杂草,随处可见,特别适用于基层医生临机处置毒蛇咬伤。

能够治疗毒蛇咬伤的中草药有数百种之多,但是部分中草药只生长于南方或北方,分布不广泛,资源不足或有毒,甚至为保护品种的植物,不能通用于全国,因此基层临床医生应该重点学习应用全国都有生长分布、药源广泛、产量大、多汁无毒或小毒、春夏秋三季都有生长的草药品种,这些草药还应该形态特征显著、易于辨识。

我国常见毒蛇有上百种之多,其中毒性比较大的有银环蛇、金环蛇、蝰蛇、蕲蛇、竹叶青蛇、眼镜蛇、蝮蛇等。蛇毒分神经毒(中医称为风毒)、血循毒(中医称为火毒)、混合毒(中医称为风火毒)。

一 蛇伤常规处置:

1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等要素分辨有毒蛇与无毒蛇、毒素类型(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

2缚扎:在伤口近心端立即缚扎并定时放松,以阻止静脉血回流但不影响动脉血流为原则,阻止蛇毒的吸收和扩散,排毒用药后一小时以后或咬伤超过12小时解除缚扎。

3排毒:就地取材,采取扩创法、吮吸法、**法等方法排除毒液[1]。

4中草药鲜草榨汁内服、捣烂外敷:可与上述方法同时应用或之后应用,将新鲜的中草药捣烂取汁内服,用剩下的鲜草药渣滓或另取新鲜的草药捣烂外敷毒蛇咬伤处。

5立即送入最近的医院,采取注射抗蛇毒血清、口服季德胜蛇伤解毒片、中药汤剂辨证论治等治疗方法。

二 常见的治疗毒蛇咬伤的中草药介绍:

1葎草

桑科植物葎草的全草,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利尿、退虚热。生长于潮湿或近水的沟边、荒地、林边、田边。

主要形态特征:攀援草本,匍匐地面或攀缘其它物体生长,茎、枝、叶柄均具倒钩刺,纸质叶类掌状,夏季开黄绿色小花。

2辣蓼

蓼科植物水蓼的全草,性温味辛,功能温中化湿。生长于潮湿或近水的水沟、河滩、山谷。

主要形态特征:直立草本,分支较多,茎中空,节部膨大质脆,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 托叶鞘筒状膜质,总状花序呈穗状下垂,顶生或腋生, 夏季开淡红色花。

3龙葵

茄科植物龙葵的全草。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功能清热解毒、散结、利尿。生长于干燥向阳的田边、荒地。

主要形态特征:直立草本,分支较多,茎容软,叶卵形,夏季开白色小花、4-10朵成聚伞花序,浆果球形黑紫色。

4蛇莓

蔷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生长于山坡、草地、沟边、田埂等地。

主要形态特征:草本,全身被柔毛,匍匐茎较长达,小叶片倒卵形,夏季开黄色花。

5鬼针草

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全草,性平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生长于田园、荒地等地。

主要形态特征:直立草本,高可达1米,茎钝四棱形,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呈条状匙形,盘花筒状,具棱的黑色瘦果条形略扁,上部具稀疏瘤状突起及刚毛,顶端有芒刺3-4枚,具倒刺毛。

6鸭跖草

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全草,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利尿。生长于田园、荒地、沟边。

主要形态特征:草本,匍匐茎,互生叶披针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绿色花苞呈佛焰苞状,

7杠板归

蓼科植物杠板归的地上部分,性微寒味酸,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咳。生长于近水的沟边、山谷、山坡。

主要形态特征:蔓生草本,攀援茎有纵棱,茎多分支,棱上有稀疏的倒生钩刺,互生叶三角形,绿色带红,有倒生皮刺盾状生于叶片的近基部,有时叶缘亦散生钩刺,叶柄盾状几与叶片等长,有倒生钩刺,草质托鞘叶状绿色,夏季开白花或淡红紫色花。

8酢浆草

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的全草,性寒味酸,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生长于山坡、河岸、田边、林下阴湿处等地。

主要形态特征:草本,全体有疏柔毛,匍匐茎多分支,互生叶,叶柄基部具关节,掌状复叶有三小叶,倒心形,小叶无柄,单生花或花聚生为伞形花序状,夏季开黄色花。

9马齿苋

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性寒味酸,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治痢。生长于菜园、农田等地。

主要形态特征:草本,全株无毛,茎伏地铺散平卧,分支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互生叶扁平肥厚,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夏季开黄色花,午时盛开。

10紫花地丁

菫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性寒味辛苦,功能清热解毒。生长于山坡、林下等地。

主要形态特征:草本,地上无茎,基生叶多数,呈莲座状,叶片下部偏小、上部偏长,春夏秋季开花,花呈紫堇色或淡紫色,蒴果长圆形。

(植物形态专业术语来源于《中国植物志》)

参考文献

1顾伯康.《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中医外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462-47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田喜江 中医科-中医消化科|主治医师
病例0 文章41 音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