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肿瘤治疗主要手段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在整个肿瘤治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疗有很多种给药途径,其中静脉给药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经静脉给药可以快速提高血药浓度,达到治疗效果。但是绝大多数化疗药物会造成血管壁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液体外渗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因此综合各种因素,主动评估患者静脉,合理建立血管通路成为顺利完成化疗的重要环节。
一、静脉评估
肿瘤治疗主要手段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在整个肿瘤治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疗有很多种给药途径,其中静脉给药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经静脉给药可以快速提高血药浓度,达到治疗效果。但是绝大多数化疗药物会造成血管壁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液体外渗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因此综合各种因素,主动评估患者静脉,合理建立血管通路成为顺利完成化疗的重要环节。
(一)患者因素
1.外周血管:血管充盈度、弹性、粗细、曲直及既往血管使用情况。
2.皮肤状况: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炎症、肿胀、瘢痕,是否完整。
3.危险因素:高龄患者及既往经外周静脉输注抗肿瘤药物的患者血管弹性差,会增加静脉炎的危险;周围血管疾病和感觉异常是药物渗漏的危险因素;肥胖患者静脉难以触及。
4.其他情况:患者精神状态、合作程度,自我照顾和经济能力等。
(二)治疗方案熟悉化疗方案及疗程,包括药物理化性质、治疗时间和频率。
(三)护士资质护士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知识,考核合格后才可实施化疗静脉给药;一名护士为单个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每日不可超过2次,每位患者每日静脉穿刺总数不宜超过4次。
二、常见静脉穿刺工具的种类及概念
静脉穿刺工具根据导管长度分为短导管、中长导管、长导管;根据置入的血管类型分为外周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
(一)外周静脉导管(pe**heralvenouscatheter,PVC)为长度小于或等于7.5cm的导管,也称静脉留置针。目前,“安全型留置针”作为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第四代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二)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是指经皮肤直接自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进行穿刺,并沿血管走向直至中心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的导管。
(三)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导管尖端被送达到上腔静脉的导管。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胃肠外营养等。
(四)植入式输液港(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PORT)为一种埋藏于皮下组织中的植入式、可长期留置的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由输液港座和导管组成,对中长期输液患者如癌症患者带来生活质量上的显著改善。
三、血管通道选择
根据患者血管通道条件、化疗方案、化疗周期、药物类型、输注速度及持续时间,还要考虑患者的舒适度和活动,为患者选择最佳的血管通道。
1.周围血管通道
(1)短期输注非**性抗肿瘤药物时选择外周静脉。
(2)成人首选前臂大血管,选择粗直、光滑、无静脉瓣、有弹性的血管;对于小于12月龄婴儿可使用头皮静脉给药。
(3)避免24小时内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4)避免挤压输液导管来确认有无回血,因为可能会造成静脉压力的显著改变而引起静脉破裂。可使用注射器回抽,或用重力的原理来检查静脉回血和输液的通畅性。
2.中心血管通道需要长期化疗的患者,或输注发疱性或**性药物的患者,应选择中心静脉。
3.外周静脉避免输注化疗药物,必须使用时,给药前评估周围血管给药的利弊,需确认回血,加强巡视穿刺的部位,必要时记录。
四、通道工具的选择在满足治疗的情况下,选择直径最小和长度最短的导管进行治疗。
1.静脉输液头皮钢针仅应用于单次给药或静脉采血,不能用于发疱性药物输注。
2.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抗肿瘤药物时,输注结束不保留导管。
3.PICC和PORT适用于长期静脉治疗,可输注任何性质药物,不可用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前端开口耐高压PICC导管除外)。
4.CVC可用于任何性质药物输注和血液动力学的监测。
参考文献
[1] 丁玥等译。肿瘤治疗通路工具指南:护理实践与教育,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15-37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ntheter-related in-fections.2011.15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