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科 中医五官科 2018-12-11 22:00  浏览 :21881
导读牙痛虽为小病,但是疼痛发作时,坐卧不安,针灸止痛虽然效果显著,但是有时有效有时无效,许多患者也惧针,因此中药治疗牙痛的方法也不可或缺。

牙痛虽为小病,但是疼痛发作时,坐卧不安,针灸止痛虽然效果显著,但是有时有效有时无效,许多患者也惧针,因此中药治疗牙痛的方法也不可或缺。

一般多按胃热和肾阴不足所致阴虚内热两大类型辨证论治,胃热常用牛黄清胃丸、牛黄解毒丸等药治疗,其理论依据是足阳明胃经上行入齿,胃热上行引起牙痛;肾虚常以六味地黄丸加补骨脂或骨碎补治疗,其理论依据是肾主骨,齿仍骨之余。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特别丰富,辨证论治极其细致,舌诊、面诊都可以细分五脏六腑定位诊断,牙痛也可按五脏六腑详细论治,以一方加减变化统治之。收效显著。

中医古籍记载的对牙齿的脏腑分属定位如下:

上门牙四个属于心经,下门牙四个属于肾经;上左前三牙属于胃经,下左前三牙属于脾经;上左后三牙属于胆经,下左后三牙属于肝经;上前右三牙属于命门,下前右三牙属于小肠经;上右后三牙属于大肠经,下右后三牙属于肺经[1]。

将32颗牙齿分属心、肾、脾、肝、肺、小肠、命门、胃、胆、大肠。根据脏腑表里对应关系肾对膀胱,又据下文加减用药判断,个人认为中医古籍中记载的上前右三牙属于命门应为属于膀胱经。

治疗牙痛基本方

防风5克、荆芥5克、生石膏5克(原方为煅石膏,考虑为两者药性不同,应为生石膏)、青皮5克、牡丹皮5克、生地黄8克、生甘草10克[1]。

牙痛属热,如为虚热,将上方去生地黄,加熟地黄。虚热和实热的区别除了根据其它症状判断,还可以参考疼痛的程度,痛缓为虚,痛甚为实。

加减法

上门牙四个疼痛属于心经加黄连、麦冬各5克,下门牙四个疼痛属于肾经加黄柏、知母各5克;上左前三牙疼痛属于胃经加白芷、川芎各5克,下左前三牙疼痛属于脾经加白术、白芍各5克;上左后三牙疼痛属于胆经加加龙胆草、羌活各5克,下左后三牙属于肝经加柴胡、栀子各5克;上前右三牙加属于命门当归、茯苓各5克,下前右三牙疼痛属于小肠经加木通、车前子各5克;上右后三牙疼痛属于大肠经加大黄、枳壳各克,下右后三牙疼痛属于肺经加黄芩、桑白皮各5克。

方解

方中的防风、荆芥祛风、生石膏、牡丹皮、生地黄清热,生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因此用量较大,因此不是调和药性。

加减法主要依据金代名医张元素的引经报使药物学说:“太阳经,羌活;在下者黄柏,小肠、膀胱也。少阳经,柴胡;在下者青皮,胆、三焦也。阳明经,升麻、白芷;在下者,石膏,胃、大肠也。太阴经,白芍药,脾、肺也。少阴经,知母,心、肾也。厥阴经,青皮;在下者,柴胡,肝、包络也。以上十二经之的药也。”,但是并没有完全按照张元素的引经报使药性理论加减,临床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变化。

参考文献

1.黄绍斌.《仙凡验方合刊》.第二版,锦州:锦县天合元,1926年:125-127。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田喜江 中医科-中医消化科|主治医师
病例0 文章41 音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