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新生儿惊厥,新生儿惊厥的诊治进展?
儿科
儿科综合
2019-07-20 10:48 浏览 :8552
导读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病因众多。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常无规律。微小发作型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惊厥表现形式,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借助辅助检查,积极寻找病因是临床诊断的前提。其治疗原则是确诊惊厥后应给予积极抗惊厥治疗,并按照先难后易、先无创后有创逻辑顺序寻找病因,明确病因后调整治疗计划。
惊厥是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的一种症状,表现为骨骼肌不自主的强烈收缩[1]。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病因复杂,病死率高,需要迅速地诊断和处理。兹复习文献,对其诊断与治疗问题作一概述。
一、惊厥原因
新生儿惊厥病因众多。根据发病日龄推测病因[2-4],生后3d发病者主要由产伤,缺氧,颅内出血引起,占86.7%[2];有新生儿家族史者,应想到新生儿良性家族性惊厥[4];生后4~7d发病者多由低血钙,胆红素脑病等代谢紊乱引起;1周后发病者多由感染性疾病引起。
二、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常无规律。按惊厥发作形式分为五类[1]:微小型、强直型、多灶性阵挛型、局灶性阵挛型、肌阵挛型。相当一部分病例,尤其早产儿,常为微小型发作,使临床诊治带来困难,应把临床表现的"颤抖"与惊厥发作区别开。微小发作型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惊厥表现形式,发作时抽搐细微,局限而隐晦,有时难以与足月新生儿的正常活动区别,密切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仔细区别正常与惊厥发作的细微变化。有文献报告包括以下表现[3]:
①面、口舌的异常动作:眼皮颤动,反复眨眼,皱眉、面肌抽动、咀嚼,吸吮,厥嘴,伸舌吞咽,打哈欠;
②眼部异常运动:凝视,眼球上翻,眼球偏向一侧并固定,眼球震颤;
③四肢异常运动:上肢划船样、击鼓样、游泳样动作,下肢踏步样、踩自行车样动作,肢体的旋转运动;
④植物神经性发作。
三、诊断线索
新生儿惊厥不是独立的疾病。故对于新生儿惊厥的诊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临床必须明确是否存在惊厥?新生儿惊厥临床表现在许多方面与儿童惊厥不同,临床表现极不典型,要明确是否为惊厥发作,有时十分困难。这就要求我们从病史、查体中寻找诊断线索:仔细询问出生史、母亲怀孕史、喂养史、家族史;仔细检查有无畸形、创伤、皮肤损害或异常气味、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准确描述惊厥临床特征,新生儿精神状态,颅脑神经检查,发作期间的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深浅反射。
2.借助辅助检查,积极寻找病因是临床诊断的前提。
①病因诊断
有综述文献[5]根据新生儿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提出了寻找病因的逻辑顺序,供参考:
初选一线检查:包括血氧定量、红细胞压积、血清钙、血清钠、血清镁、血PH值、腰椎穿刺、血培养、头颅彩超、脑电图;
次选第二线检查:包括磁共振或CT、母亲和新生儿地标本(尿、头发、大便)中的药物滥用检测、病原学(病毒和其它感染的标本检查)检测、遗传代谢方面的检查、试验性吡哆醇治疗等。
②脑电生理诊断
由于新生儿脑发育不成熟,在脑电生理诊断方面差异较大。临床已经发现许多脑电图表现的惊厥与临床无相关性,存在脑电-临床分离现象[4]。目前,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测可以同步记录到患儿即时惊厥发作表现,能够发现惊厥脑电发作与临床发作之间的关系,并有助于鉴别类似脑电发作的伪迹,成为新生儿惊厥诊断的金标准。
③影像学诊断
根据减创原则,头颅超声或脑磁共振为首选。CT对于新生儿脑损伤的确诊不如头颅磁共振敏感,而且存在辐射损害。除非考虑颅内出血时,需要外科干预,才给予头颅CT检查。影像学检查对于缺血缺氧性脑病先天性代谢性疾病、脑发育异常、脑卒中等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④实验室检查诊断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包括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检查。首先怀疑新生儿惊厥时应立即除外并纠正的危害因素,血糖、血钙、血镁等生化检查必不可少;其次是为了尽可能减少脑损伤的进行性发展并能纠正的危害因素,包括病原学检测、先天性代谢内分泌性疾病筛查、细胞分子遗传学技术、药物滥用检测等。最后考虑少见家族性良性疾病筛查,比如家族性良性新生儿惊厥等。
⑤试验性诊断:试验性吡哆醇治疗对于先天性吡哆醇依赖性癫痫有一定的诊断指导意义。有条件者,给予ALDH7A1基因定位更有意义。
四、治疗策略
新生儿惊厥治疗原则是确诊惊厥后应给予积极抗惊厥治疗,防止大脑继发性损害进行性发展,并按照上述逻辑顺序寻找病因,明确病因后调整治疗计划。
1.合理的抗惊厥用药方案有利于改善新生儿预后。
①巴比妥仍是新生儿惊厥的首选方案和一线用药。用法[1]:巴比妥负荷量20-30mg/kg。首次10-15mg/kg,静注,如未止惊,每隔10-15分加注5mg/kg,直至惊厥停止,维持量为3-5mg/kg。
②苯妥英钠为二线用药。用法[1]:负荷量20mg/kg,分次给予,首次10mg/kg静注,如未止惊,每隔10-15分加注5mg/kg,直至惊厥停止,维持量为5mg/kg。
③苯二氮卓类药物(地西泮为代表)引起抗惊厥作用持续时间短,心肺作用抑制作用明显,目前很少应用。用法[1]:每次0.3-0.5mg/kg,静注,从小剂量开始,无效逐渐加量。最大不超过1mg/kg。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种抗惊厥药物在新生儿中应用属于超说明书使用,需要获得伦理的审核,加强沟通与交流,向患儿家长交代由此带来的利益和风险,争取患儿父母同意。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使用,并密切观察使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④副醛(三聚乙醛)灌肠常作为最后的选择。
⑤新型抗惊厥药物的应用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总趋势。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儿童和成人中应用较多,而且也很安全,但在新生儿患者中目前缺乏大样本RCT研究;布美他尼作为治疗新生儿惊厥添加剂,并不能改善惊厥控制的情况,初步研究发现该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耳毒性;托吡酯是一个较有前途的药物,初步研究发现,该药除了抗惊厥作用外,还在新生儿脑损伤动物模型中显示出神经保护作用,在脑发育或加速细胞凋亡方面无损伤效应[4]。新型抗惊厥药物疗效判别众说纷纭,在新生儿患者中评价其安全性和如何规范应用,仍是临床面临的难题。新型抗惊厥药物治疗及监测疗效、何时停药,安全性如何?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后遗效应等,均有待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研究。
2.分门别类,区别对待。新生儿良性家族性惊厥大多数预后良好,多认为不需要积极抗惊厥治疗;对于微小型发作类型,一般选用单药即可控制;其它类型,建议序贯用药:苯巴比妥经维持用药仍未止惊,可改用苯妥英钠;应用地西泮止惊后可以苯巴比妥维持;应用推荐药物无效者,可使用新型抗惊厥药物。尽量为患儿提供高质量治疗方案,以达到临床满意疗效。
3.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靶点给予有针对性对因干预是治疗新生儿惊厥的根本措施。亦不可忽视。
五、小结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病因众多。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常无规律。微小发作型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惊厥表现形式,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借助辅助检查,积极寻找病因是临床诊断的前提。其治疗原则是确诊惊厥后应给予积极抗惊厥治疗,并按照先难后易、先无创后有创逻辑顺序寻找病因,明确病因后调整治疗计划。尽量为患儿提供高质量治疗方案,达到临床最佳疗效是我们儿科医师不懈努力的治疗方向。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60-263
[2]余红.新生儿惊厥274例病因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3):4626-4627
[3]李保华,常文华.哈萨克族新生儿惊厥108例原因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月中旬刊):223-224
[4]马思敏,杨琳,周文浩.新生儿惊厥诊断和治疗进展.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5,10(2):126-135
[5]郭庆辉,王纪文.新生儿惊厥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4,15(6):324-326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