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然而至,这些药你都备好了吗?

2021-09-14 03:30  浏览 :5918
导读斑秃为何被称为“鬼剃头”,该如何用药,一文搞懂.

斑秃(AA)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非瘢痕性脱发。患者发病一般较突然,经常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发生,因此民间又称“鬼剃头”。临床上常表现为头皮突然发生的边界清晰的圆形斑状脱发,轻症患者大部分可自愈,部分患者反复发作,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只要摆正心态,其实斑秃并不可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为何会“秃”然而至,以及该用那些药物治疗。



发病机制


AA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AA是由遗传因素与精神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毛囊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1.遗传因素

AA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有研究调查发现约1/3的AA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同卵双生子共同患病率约55%。目前已发现多个基因位点与AA有关,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细胞病毒UL16结合蛋白(ULBP1)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等。

2.精神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因素在AA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其中精神休克和急性焦虑是AA脱发的最常见原因。绝大部分AA患者都伴有情绪压力、广泛性焦虑、抑郁症等精神问题,进一步证实了精神因素可诱发AA。

3.免疫因素

毛囊免疫豁免机制被破坏是发生AA的关键。毛囊是一个免疫赦免器官,毛囊隆突和毛球部上皮表达内源性免疫抑制因子如TGF-β1、TGF-β2和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抗原分子表达低或缺失使毛囊避免受到免疫介导的伤害,从而保障毛发持续性生长和毛囊下部周期性的再生。

某些非特异性刺激(如感染和局部创伤等)可引起前炎症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的释放,并暴露原本屏蔽的毛囊自身抗原,CD8+T细胞识别这些自身抗原,导致自身免疫的发生,破坏毛囊上皮细胞,形成AA。

临床表现


1.突然发生的斑状脱发是AA典型的临床表现;

2.脱发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可单发或多发,主要见于头发,也可累及胡须、眉毛、睫毛以及全身体毛等;

3.脱发斑通常边界清晰,皮肤外观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大多在无意间发现;

4.部分患者可有指(趾)甲变化如甲点状凹陷、点状白甲和甲纵嵴等,也可并发自身免疫性或炎症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特应性皮炎及白癜风等。

临床上,按照受累范围可将AA分为局限性、普秃和全秃,按照秃发形态则可分为斑片型、网状型、弥漫型等多种类型,各种分型的表现如下表:


 

一般治疗


1.缓解精神压力:精神因素在A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避免精神紧张,缓解精神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更有利于疾病治愈。

2.均衡膳食:少吃油腻辛辣刺激食物。要适量补充含铁质、维生素、蛋白质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

3.保持健**活方式: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作息,维持一个良好的健**活方式。

4.积极治疗并发症:如并发红斑狼疮、特应性皮炎等炎症和免疫性疾病,应积极治疗并发疾病。

药物治疗


(一)、局部治疗

包括外用或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接触致敏剂局部免疫疗法、外用米诺地尔、地蒽酚等。下表为局部药物治疗总结:



轻中度AA主要外用强效或超强效外用糖皮质激素,用于脱发部位及活动性区域,每日1~2次。对于面积较大的重度AA患者可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乳膏封包治疗。如果治疗3~4个月后仍未见疗效,应调整治疗方案。

外用糖皮质激素强度分类


(二)、系统治疗

毛囊周围炎症浸润是AA发生的主要病理过程,因此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在AA治疗中占据主要地位,例如口服或肌注糖皮质激素、应用环孢素、硫唑嘌呤及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等。
 

 

其他药物治疗


1.JAK抑制剂(托法替布和芦可替尼等)

多项开放性试验、病例系列研究和病例报道均表明托法替布和芦可替尼等可有效治疗AA。且不良反应较轻,以上呼吸道感染、头痛和痤疮等最为常见。

2.抗组胺药物(如依巴斯汀和非索非那定等)

推测抗组胺药物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和组胺释放,促进毛囊免疫赦免的恢复,有利于提高AA疗效。

3.阿普斯特

阿普斯特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抑制INF-γ的产生,并下调MHCⅡ。动物研究显示阿普斯特可有效预防AA,但目前临床报道中阿普斯特治疗AA的疗效不一,因此一般作为二线替代治疗,用于顽固性AA患者。

4.贝美前列腺素

贝美前列腺素是一种合成的前列酰胺,是前列腺素F2α结构类似物,贝美前列腺素与前列腺素FP受体的亲和力较强。实验研究发现,贝美前列腺素可以促进头皮毛囊生长,维持毛囊生长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毛发学组.中国斑秃诊疗指南(2019)[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0,49(2):69-72.
[2]宫泽琨,卞亚伟.斑秃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20(3):321-325.
[3]彭雅雯,雷铁池.关于斑秃治疗的新进展[J].医学综述,2020,26(5):940-944.
[4]魏文国,曾三武.斑秃发病机制最新研究进展[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21,44(2):168-172.
[5]张晓丽,刘毅.斑秃免疫学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2):125-128.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