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郎景和院士:再无能的医生,也是圣贤! 协和医院郎景和院士的“ABCD”原则

2024-03-14 08:25  浏览 :1797
导读再无能的医生,也是圣贤

我在《从医启示录》里曾写道:「再年轻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长者,她可向你倾诉一切……」

这是病人对医者的尊敬和信任。这使得医生要格外的持重和尽责。

那时,我刚从大学毕业两年,做住院医师。一位女士向我详细地描述了她的难言之隐:「我一大笑、打喷嚏就尿裤子,所以我不敢笑。我跑着赶公交车,会憋不住尿,所以我常常赶不上车。我不愿意参加聚会,特别是在夏天,怕找厕所来不及,怕有味……」这叫压力性尿失禁,甚至成为「社交癌」。我按照教科书的套路继续询问:「你大声咳嗽也会溢尿吗?」病人坦诚地答道:「我一般不咳嗽。」这回答让我哭笑不得。

还有一位病人向我倾诉他们夫妻性生活不和谐的状况。丈夫如何只顾自己,她又如何难过,以及他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的心理、身体的伤害等。我当时只是一个初涉医事的小伙子。

病人会将自己的感受、痛苦和问题向医生和盘托出,不管你的年龄、性别、经验、阅历、能力如何。他的叙述本身就是在寻求答案,而你却是他能够,甚至是唯一能够进行倾诉进而让他释然的人。所以,无论病人的「故事」多么私密,多么令人尴尬,甚至难以置信,作为医生的你都应该认真、严肃地听取、接受,并给予尽可能的解答和帮助。

年轻的医生当然不能装老成,但必须以老成的态度对待求医者。年轻的医生当然不是长者,但病人是如此看待你的,你就当自重、持重。

再无能的医生,也是圣贤

还是在那本《从医启示录》里,我继续写道:「再无能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圣贤,他认为你可以解决一切。医生之难也就在这里。」

病人到医生那里,当然是要解除病痛的,不论医生的本事如何,或者能否如愿完成。医生接诊病人,当然要为其明确诊断、解决问题,无论他能否做到,都应尽力为之。

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临床医学发展的局限性,还有很多疾病我们不认识或认识不够,各个医院、各位医生的状况和水准也不尽相同,所以诊断搞不清楚、治疗不理想是常有的事情。这种公众的期望落差,也是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统计,即使在一个综合性的高水平医院里,疾病被完全治愈的病人也只占 1/3 多一些;大部分是疾病得到了控制、缓解,或者明确了诊断,找到了日后维持或巩固治疗的方法;还有一小部分,实际上是治不好的。

请重视这「实际治不好的」一小部分!医生重视它,是要攻坚克难,将其视为研究的重点。病人及公众重视它,是要理解医学的局限、医生的无奈,配合医生尽量改善治疗结局。

医生和公众都应深刻领会,医学的本源是对人生命的尊重,是对人身体的爱护,是对人性的关怀和友善。这才是医生的职业使命。对于这一小部分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就是医学的任务,因为我们现在还不能把疾病完全根除。这正应了特鲁多的那句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每年我给新招聘来的医生讲话时都要强调:「我们不能保证治疗好每一位病人,但要保证好好治疗每一位病人。」

“ABCD”原则,是基本原则,是起码要求。

“ABCD”原则是指态度(Attitude)、行为(Behaviour) 、同情(Compassion)、对话(Dialogue)。

“ABCD”原则主要是对医生的要求,但作为病人亦何乐而不为呢?

态度是首要的。诚恳、信任的态度拉近了医患的距离,使之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共同对付疾病。

不良的态度是:傲慢、生硬、冷淡、猜忌、歧视……

关键是行为。一启齿、一举手、一投足,都应体现友善和关爱。医生要走到病人床边去,做面对面的工作,不要只凭检查和化验报告做结论、下诊断、开处方。离床医生不是好医生!

不良的行为是:冷酷的脸、面无表情,总以为病人是脏的,只盯着检查报告,对病人都不看一眼……

同情是医生的天性。同情就是仁爱之心、慈善之心,乃为医生的根本情怀,或从医的本源。同情病人的遭遇和不幸、同情病人的痛苦和伤感、同情病人的困难和纠结、同情病人的意愿和难耐,为的是帮助他们、解救他们、慰藉他们。

不良的情绪是:不关心、无怜悯(怜悯这个词并不错)、缺乏体恤、看病如同修理机器(没有感情交流)……

对话是交流、沟通、诊疗的一部分。对话需要尊重与倾听、耐心与接受、坦诚与沟通、肯定与澄清、引导与总结。善于对话是医生的基本功。“缺乏共鸣(同情)与交流,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福冈宣言)

不会或不善于对话的表现是:简单、粗糙、教训、罗列局外人听不懂的术语、不耐心,自以为是、似是而非……

可见,“ABCD”原则,几乎不是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本身。纵然你有丰富的医学知识、高超的医疗技术,连“ABCD”都不懂,连“ABCD”都不会做,又怎样能施行好的医疗活动呢?

因此,我们说医学是一种知识,一种技术,但又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它要通过医生和病人双方合作来完成。医生和病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医疗活动和医患关系就变得复杂起来。医学的人文性、社会性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医学不是一门纯粹、完美的科学,是一个时刻变化(可以用变幻)的,难以捕捉、难以琢磨的知识、技术和意识构成的系统工程,因为其对象是活的机体,是有思想、感情、意识、意愿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的人。还因为,医生和病人(或病家)的体验、感受以及思维路线、思想方法也不相同。当我们迷惑不解或苦思寻觅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和医疗规则时,首先应该牢记的是“患者第一”,如是,我们的“ABCD”原则就都是以病人为中心了!

来 源 | 中毒与急救医学咨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