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其他科室 其他 2011-03-04 16:28  浏览 :4571
导读过敏性休克临床不是很常见,一旦发生,严重后果 。 我把十余年经历的8例整理出来,以供大家学习。一例过敏性休克经处理24小时后,生命体征稳定,用间羟胺接续静滴血压维持在80/60, 让其转到市医院外(学校我的老师校医室,后来怕了让其转走),其余均在诊所

    过敏性休克临床不是很常见,一旦发生,严重后果 。

    我把十余年经历的8例整理出来,以供大家学习。一例过敏性休克经处理24小时后,生命体征稳定,用间羟胺接续静滴血压维持在80/60, 让其转到市医院外(学校我的老师校医室,后来怕了让其转走),其余均在诊所处理。

    药物青霉素引起5例,有二例为皮试后用药一例静滴一例肌注30分后发生为迟发型,甲硝唑1,抗菌优1例,解热镇痛药物1例(2次为同一病人,在不同诊所用药)。

    典型病例,男40岁,有过敏性哮喘史,第一次为布洛芬过敏,附后表现胃疼,烦躁气喘加重。按胃部给予阿托品西咪替丁,庆大霉素肌注不缓解(庆大霉素与西咪替丁合用不好,最近看论坛才知道)。口含消心痛不缓解,后考虑有可能是过敏,按过敏处理好转,症状消失。下午在本所做心电图无异常。事后问病人服安乃近有过类似情况在火车上发作过一次。

    2次过敏因手外伤,在其他诊所用阿莫西林,博那痛有引起哮喘发作,急打电话,差呼吸困难,端坐**,冷汗直流,两肺满布哮鸣音,心律很快,血压 60/40。本来这次不是本所用药,完全可以不治。(病人与自己关系不错,本村的另一诊所也缺乏经验,病人安危在自己一念之间。转走没有机会,我曾经见过一例女哮喘病人因哮喘急性发作不治而死,120感到时已经不行了。病人也有哮喘史,诉喝河南喘药哮喘加重,我感到时病人已不能说话,当时我见病人很重,又怕服毒,既往有过服有机磷史,在本所抢救成功,我没采取任何措施,我眼看着病人死去,我的良心受到深深的谴责,如果我是120医生呢,病人也许不会死。当病人的儿子求我抢救时,我无力的摇摇头,心如刀绞。见死不救,除非别再做医生。出了事,我们大不了让人敲诈一笔钱,而生命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我决定抢救,在做出这一决定时,我如负重释,心情格外平静。扑尔敏20毫克肌注。5%葡萄糖500毫升建抢救通道地米10毫克入壶,喘定0.5入壶,几分钟后换上特步他林0.25缓慢静点。706500毫升快速静滴建2条液路,几分钟后病人意识丧失,脑部缺氧加重,病人家属要摇换病人,我当时命令不要慌,不然会对抢救不利,让其配合治疗,家属表示理解。去枕,头低脚高位以保证脑部血液**,找氧立得当时情况诊所还没氧气瓶。肾上腺素1.支肌注,**10毫克入壶,葡萄糖酸钙2克加**30入快速静滴。10%葡萄糖500加3%双氧水50毫升稀释为0.3%浓度从远端静脉缓慢静脉内给氧疗法(必须是新鲜没用过的药或消准字的双氧水水溶液,现在的消毒液不行,含杂质,不能用静脉,禁忌。副作用静脉疼痛,快了液氧不能充分溶解造成空气栓塞。见老药新用途120种,军医出版社》)20分后病人意识恢复。后给予能量胞二磷脑复康,脑活素。病人家属找来氧立得,另一位老医生也赶到,我的邻村老师,对我的抢救给予肯定。我让以后在用氧立得。      讨论,结合文献临床过敏首先是青霉素组,其次头孢类。磺胺类。中药双黄连,刺五加。丹参等,沙星类药。我在临床也见洁霉素。安痛定**过敏的个例。本所也曾有一例甲硝唑过敏性休克。

    从反应上看输液大于肌注大于口服,对于病人治疗方案药首先按安全方案考虑,用要尽量正规。费用药按风险考虑收费,尽量不外出输液,有潜在风险与抢救不力,没办法的首次在诊所或在病人家里要有足够的观察时间20分左右,讲清利弊,病人家里有人专门照看,并熟记医生电话手机,有问题即使高诉医生,不自做主张,单独一个人的拒绝输液,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要有良好的业务素养,能辨别输液反应与过敏性休克,有对输液反应用大量用肾上腺素造成病人心脏破裂的报道。不能鉴别的先用激素,一般抗过敏药。输液反应症状较轻,发冷发热,减轻输液速度或停输就会好转,一般输液反应血压无变化,没什么严重后果,不论什么反应先停止原先的液体,换液,输液管(头皮针不拔。防止血压下降给液困难)。有休克的,以方便给药,肾上腺素必需及时给药(平时妥善保管,在有效期内使用,出诊时常规带上过敏抢救药一耽误抢救。)多建立几个液体通道,方便给药,激素药量大。撤退要慢,要先用706、复方盐水、5%葡萄糖盐水扩容,忌先用糖,对扩容不利。注意钾的补充。最后说一句,以但发生过敏性休克要就地抢救,病人在转诊中很危险,有好几例在途中死亡,我们损失更大,可以边抢救边向120求助。诊所最好备好氧气瓶500-800园不等,灌好医用氧,必须是医用氧气,工业氧一氧化碳超标。实在不行用氧气袋,制氧机,小一点氧气瓶也可以,最后啰嗦一句,拍风险别做医生,尤其时基层的!!!我们尽最大努力减低风险,但不能避免风险,多一些抢救常识是必须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