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酸莫忘败酱草

其他科室 其他 2011-03-19 11:07  浏览 :3201
导读制酸莫忘败酱草,胃病中很常见的一个症状就是泛酸烧心,中医在治疗此症习惯用左金丸、乌贝散,煅瓦楞一类药物,用得好的一话,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然而临床上还有一味制酸的药物——败酱草,可能用的人就不多了。败酱草制酸这味药我是从《中医杂志》上学来的

    胃病中很常见的一个症状就是泛酸烧心,中医在治疗此症习惯用左金丸、乌贝散,煅瓦楞一类药物,用得好的一话,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然而临床上还有一味制酸的药物——败酱草,可能用的人就不多了。败酱草制酸这味药我是从《中医杂志》上学来的,临床上验证效果很好,不但能制酸而且还能消炎,杀灭幽门螺杆菌,一药二用,比上述传统用药更为合适。只要是脾胃不是虚寒的,我临床上一般都是起用败酱草,屡用屡效,几乎都成了我治胃病的专药。现举一例示之:

    2006年,曾治一焦姓老人,女,70岁,来我处就诊,中等个子,面略黑,较瘦,舌略红,苔白腻带黄,脉弦细,主要症状,胃痛,泛酸烧心,特别是后者,强烈要求能尽快治住泛酸烧心一症,不愿服西药,认为只治标不治本,吃药(西味替丁、雷尼替丁一类)期间管用,一停就犯。饮食不能吃酸食和甜饭,饭量一般,大小便正常。辨为肝胃不和,木火犯土,处方:半夏泻心汤合焦树德的胃痛三合汤,再加左金丸吴茱萸。三剂。三日后复诊曰:胃酸略好一些,但药太难喝,辛辣苦涩,要求能否换好吃一些的中药。我知是吴茱萸这味药的事,尽管有效,但是难咽,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加枣或红糖虽说能矫正口味,但不利于制酸。于是我就去掉吴茱萸,加了30克败酱草,五剂。一周后,患者再至,说这次药不难喝,胃也不痛了,也不吐酸水烧心了,要求续服,彻底治疗。前后共用药20余剂彻底根治胃酸,追访以后未再复发。

    临床上我在胃病治疗上遇有胃酸一症,必加败酱草,即经济又有效,可以说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治胃病的良药。药量我一般为30克,低于15克效差,这一点要注意。

    败酱草性微寒,味辛苦,“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浊,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本草正义》)。败酱草以清热解毒,散瘀泄浊见长,如《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痈;《闽东本草》用鲜败酱草、冰糖、开水炖服,治赤白痢疾;《外台秘要》产后腹痛方中的败酱草,与川芎、当归、芍药、续断合用,治产后恶露不尽;以及民间流传用鲜败酱草捣烂,治痈肿毒,毒蛇咬伤等。败酱草性寒泄热,辛散善降。朱良春老中医十分推崇本品,认为败酱草有祛腐生新之功,化瘀复元之效,用败酱草、蒲公英、徐长卿、白及等清泄郁热,理气和胃,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用之多效。

    转【中医杂志】原文:

    败酱草出自《神农本草经》,又有龙芽败酱、泽败、鹿酱之别名,以清热解毒,散瘀排脓见长,临床常用于治疗痢疾、泄泻、肺痈、黄疸等证。笔者临床体会,败酱草为一味制胃酸良药。

    泛酸或吐酸为临床常见症状,脾胃肠病证中或以其为主症,或为胃痛、胁痛、呕吐之兼症。夫酸者,肝木之性也,吐酸多与肝、胃相关,且有寒、热之别,《证治汇补吞酸》云:“大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热,则本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但吐酸总以热证多见。笔者则无论病之寒热,凡有吐酸症者,皆随方加用败酱草,常用量15g,效不显者,可用至20~30g。如治患者程某,女,苦病有年,饥则胃痛,食后吐酸,手足欠温,大便不畅,舌淡苔白,脉沉。病之性属寒,故以健脾温中,化湿和胃为治。于主方中加乌贼骨、瓦楞子之属,少效;后仍守同一主方加败酱草 20g,仅服3剂则胃痛减,吐酸止,续服10余剂,随访3个月,病未发作。

    湿热郁滞于中,随气上逆,则吞酸作矣。败酱草用于湿热之证,此其制酸之理也。

    邵冬珊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2002年第12期)

    原文地址:http://www.iiyi.com/bbs/thread-1946946-1.html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