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应用

其他科室 其他 2011-11-11 15:25  浏览 :7906
导读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 1、早期用药。 2、联合用药:种数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3、坚持全疗程规律性用药:患者时用时停或随意变换用量是结核病化疗失败主要原因。 4、适宜剂量。 第一线抗结核药: 疗效好,毒性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

    1、早期用药。

    2、联合用药:种数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3、坚持全疗程规律性用药:患者时用时停或随意变换用量是结核病化疗失败主要原因。

    4、适宜剂量。

    第一线抗结核药:疗效好,毒性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

    第二线抗结核药:毒性较大、疗效较低;对氨基水杨酸、乙硫异烟肼、氨硫脲、环丝氨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

    一、异烟肼

    (一)作用:对结核杆菌高度选择性,很强的抑菌/杀菌作用。对静止期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繁殖期细菌有杀灭作用。对其它菌无效。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与其它抗结核药联用,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二)机理:抑制胞壁分支菌酸 mycolic acid合成。

    (三)体内过程:(1)口服、注射均易吸收。(2)分布广。脑膜炎时,脑脊液浓度可与血浆浓度相近。(3)穿透力强,也易透入细胞内作用于已被吞噬的结核杆菌。(4)肝脏代谢,乙酰化失效。分为快代谢型、慢代谢型。

    (四)临床应用:各种类型结核。除早期轻症肺结核或预防应用外,均宜与其它第一线药合用。

    (五)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反应:与Vit B6缺乏有关外周神经炎,CNS兴奋,精神失常或惊厥等。

            2、肝损害:老人及快代谢型者,嗜酒者多见

            3、变态反应

            4、胃肠反应

    (六)药物相互作用:肝药酶抑制剂

    二、利福平:

    (一)优点:高效,低毒,口服方便。

    (二)抗菌作用:广谱杀菌药,抗菌作用强

            1、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作用强。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2、对G+球菌(耐药金葡菌)强。G-球菌如脑膜炎双球菌有效。G-杆菌如大肠、变形、流感、绿脓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3、沙眼衣原体、某些病毒、厌氧菌有效。

    (三)机制:特异性抑制细胞依赖DNA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
 

#p#副标题#e#

    (四)体内过程:

            1、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2、分布广,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

            3、穿透力强,能进入细胞,结核空洞。

            4、在肝代谢,胆汁排泄→肠肝循环。

    (五)应用:

           (1)各型结核病  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

           (2)麻风病的治疗。

           (3)耐药金葡菌的感染及其它敏感菌所致的感染。

    (六)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过敏反应

    (3)肝损害           (4)流感综合症

    (七)药物相互作用:可诱导肝药酶。

    三、利福定、利福喷汀

    抗菌谱和利福平相同,对结核杆菌作用比利福平强,与其它抗结核药有协同作用。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较强作用。利福喷汀每周给药两次不良反应少。疗效需进一步研究总结。

    四、乙胺丁醇

    (一)优点:毒性小,抗药性产生慢。

    (二)抗菌作用:(1)繁殖期的结核杆菌作用较强,可杀菌。(2)对链霉素、NIH耐药的结核仍有效。(3)细胞内、外均有抗菌作用。

    (三)应用:与利福平或INH等合用于抗结核,单用也产生耐药性。

    (四)不良反应:球后视神经炎。

    五、链霉素

    仅有抑菌作用,作用仅次于异烟肼和利福平。穿透力弱。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于浸润性肺结核、粟粒性结核等。易产生抗药性,严重的耳毒性。

    六、吡嗪酰胺

    (一)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分布广,穿透力强(细胞内,脑脊液)。

    (二)机制:进入含吞噬细胞内,转化成吡嗪酸→杀菌。对静止期缓慢生长的结核菌有杀灭作用。在酸性环境下抗菌增强。

    (三)应用:主要用于非典型的分枝杆菌和结核病的复治。宜与其它第一线药合用。有明显协同作用。单用易产生抗药性,无交叉抗药性。

    (四)不良反应:(1)高剂量、长疗程肝脏毒性(>3g)、(2)抑制尿酸盐排泄,可诱发痛风。

    七、对氨水杨酸

    抑菌作用和穿透力均弱,多不单用。不易或很慢产生耐药性。

    (一)机制:影响叶酸代谢,类似磺胺。

    (二)应用:与链霉素,INH等合用,增强疗效,延缓抗药性产生。与RFP不宜同时使用。

    (三)不良反应:胃肠反应、过敏反应。毒性小,但发生率高。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