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症状与治疗

其他科室 其他 2011-12-07 14:50  浏览 :3407
导读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上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以后复发或加剧。湿疹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上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以后复发或加剧。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根据湿疹部位症状不同可分为小腿湿疹,阴囊湿疹,乳房湿疹,手部湿疹,小儿脸部湿疹等。

    一、湿疹的分类与症状:

    (1)急性湿疹:

    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密集成片,易渗出,边缘不清,周围散在小丘疹、丘疱疹,常伴糜烂、结疤,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包或浓痂。处理适当则炎症减轻,皮损可在2~3周后消退,但常反复发作并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2)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仍有剧烈瘙痒,皮损以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可见少量丘疱疹,轻度糜烂。处理不当,则可急性发作或转为慢性湿疹。

    (3)慢性湿疹:

    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亦可开始不明显,因经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发病开始时即为慢性湿疹。其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皮损多为局限性斑块,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乳房、外阴、肛门等处,边缘清楚。病程慢性,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

    二、湿疹的常见病因:

    湿疹的发病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所致。

    (一)遗传因素:某些类型的湿疹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二)环境因素:很多研究证实环境因素是湿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感染因素:某些湿疹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这些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气源性真菌如交链孢霉、分支孢霉、点青霉、烟曲霉、镰刀霉、产黄青霉、黑曲霉及黑根霉等。

    (四)饮食因素:人类的食物品种极多,一般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在近代的食物中还经常应用一些化学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橼酸、香精、合成染料等。而导致湿疹的发生。

    (五)药物因素:药物因素是某些湿疹,尤其是湿疹型药疹的最主要的原因。一般来说任何药物均有引起湿疹性药疹的可能性。

    (六)其他因素:湿疹的产生尚可由苦闷、疲劳、抑郁、忧虑、紧张、情绪激动、失眠等神经精神因素及日光、紫外线、寒冷、潮湿、干燥、摩擦等气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肠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肠寄生虫以及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皆是湿疹发生的原因。
 

#p#副标题#e#

    三、湿疹的治疗:

    一般治疗

    (1)静脉用药:0.25%普鲁卡因注射液10~20ml加维生素C 500mg静脉注射;或用普鲁卡因4~6mg/kg体重,用生理盐水配成0.1%溶液加维生素C 500~1000mg静滴。亦可用葡萄糖酸钙10ml静注。

    (2)局部性的皮癣,可用止痒杀菌的药物涂擦患处。

    (3)口服抗敏药,用于减轻炎症反应及瘙痒症状,如口服扑尔敏、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等。其他药物包括羟氯喹、消炎痛、阿司匹林、甘草酸苷等。外用药物主要是激素替代治疗使用,常用药物包括钙调神经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非甾体类软膏等。以上药物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可以有效平衡体内免疫系统,同时促进B族维生素的合成,降低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如湿疹、季节性皮炎、婴儿湿疹、皮肤瘙痒等,让抗过敏药品药效事到功倍,发挥良好治疗效果。

    湿疹的西医疗法


    (1)一般疗法:

    ①尽可能追寻病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疗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病、糖尿病、精神神经异常、小腿静脉曲张等。

    ②注意皮肤卫生,勿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皮损,不任用刺激性止痒药物。

    ③禁食酒类、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鱼虾等易于致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观察饮食与发病的关系。

    ④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

    (2)物理及放射疗法 液氮冷冻治疗,浅层X线或放射性核素(32P或90Sr)敷贴疗法等,可用于病期较久和顽固的慢性局限性湿疹。

    (3)特效疗法 外用中药制剂,安全,无刺激。

    中医方剂治疗:


    湿疹为常见皮肤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古人称之为“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奶癣”等,其症状均为湿疹表现。

    (1)湿热证:
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或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祛湿,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①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②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③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

    ④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

    ⑤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

    ⑥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

    (2)虚实夹杂证:
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见于慢性湿疹。该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

    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可选用:

    ①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