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的诊断与治疗

其他科室 其他 2012-05-03 08:58  浏览 :3843
导读早在1974年WeiSinger等首次报道肥胖可并发蛋白尿,引起肾病综合征,因此命名为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疾病(ORG)。肥胖不仅导致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疾病(ORG),还会加重原有的肾脏疾病,有少量的文献报道它甚至会诱发肾癌。对于原来存在。肾脏疾病的人,肥胖与非肥

    早在1974年WeiSinger等首次报道肥胖可并发蛋白尿,引起肾病综合征,因此命名为“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疾病(ORG)”。肥胖不仅导致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疾病(ORG),还会加重原有的肾脏疾病,有少量的文献报道它甚至会诱发肾癌。对于原来存在。肾脏疾病的人,肥胖与非肥胖比较,肥胖患者的预后更差,肾功能损害更甚。由于很多人对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疾病(ORG)了解不多,重视不足,随着目前肥胖发生率的增加,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疾病(ORG)的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临床上对了解该疾病的患病情况均需通过肾活检。目前已经知道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疾病(ORG)有两种病理类型:①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症(OB—GM):仅见肾小球体积增大,而无球性或阶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及肾间质病变轻微,肾小动脉正常。免疫荧光下呈现阴性。电镜:有或无足突融合。②肥胖相关性局灶性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症(OB—FSGS):肾小球在体积普遍增大的基础上,发生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多呈经典型,但也见其他类型。肾小管呈灶状萎缩,肾间质出现灶状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肾小动脉常见轻度至中度甚至重度玻璃样变。免疫荧光下偶见IgM及C3在硬化区沉积。电镜:有或无阶段性足突融合。

    临床特点:①成人肥胖,起病比较隐袭,进展缓慢;②蛋白尿比较明显,0B—GM呈现微量白蛋白尿,慢慢发展到大量蛋白尿(3.5 g/d),OB—FSGS常常表现为中量至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有硬化性改变,但是较少引起血浆白蛋白下降以及。肾病综合征,水肿发生率也比较低,具体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此类病人血脂升高往往以甘油三酯为主,而肾病综合征以胆固醇为主。这是该疾病一个非常特殊的方面,在临床上可以帮忙诊断。③镜下血尿不明显,约14%患者出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0B—GM与OB-FSGS弓i起的血尿均比较少,没有统计学差异。④肾功能减退进展比较缓慢,0B—GM早期改变同糖尿病肾病I期,都呈现高滤过状态。

    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疾病(ORG)的诊断标准:①达到肥胖标准;②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患者很少出现肾病综合征,伴或不伴轻度镜下血尿。OB-GM早期呈现高滤过状态,0B—FSGS可出现肾功能的减退,但进展缓慢。③病理:光镜下肾小球直径增加,有或无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④除外除外糖尿病等其他肾小球疾病。

    但现在仍存在两个问题:①目前还没有明确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疾病(ORG)肥胖的标准。2004年中国糖尿病工作组将BMI>25规定为代谢综合征中的肥胖要求,而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疾病(ORG)是否必须将BMI>28作为肥胖的标准呢?内脏性肥胖是否要更加重视?是否要着重腰围的测量?②目前国际上已有。肾小球肥大的诊断标准,即测量肾小球的直径,测量含有血管极和尿极的赤道面,Kambham N等经过研究发现当肾小球直径m时即可诊断为肾小球肥大。但是,考虑到中国人与外国人体型的不同,肾小球的直径可能也存在差异,所以在诊断肾小球肥大方面还是要找到适合国人自己的标准。谌贻璞等研究建议,直接测量相互垂直长径法D>183um,或通过测量肾小球横断面面积计算直径法D>182um为肾小球肥大。

    那么,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疾病(ORG)是怎么发生的呢?目前主要针对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进行研究。胰岛素抵抗时,内皮细胞中N0合成增加,平滑肌细胞Ca2+内流减少,引起血管扩张,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导致肾小球肥大,进而发生阶段性硬化,脂肪细胞因子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多环节,瘦素等可以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一l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脂肪细胞条件培养基能够显著上调系膜细胞TGF一9 ImRNA及蛋白质的高表达,活化几乎所有的MAPK信号转导途径。另外,谌贻璞等研究发现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表达脂联素及其受体mRNA,脂联素蛋白也在肾小球内皮细胞表达。TNF—Q可上调肾小球内皮细胞株的脂联素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

    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疾病(ORG)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上,首先针对肥胖治疗,形成健康的饮食方式及增加体力活动,必要时可以服用奥利司他,西布曲明等药物,如使用胰岛素增敏剂改善胰岛素抵抗,使用ACEI/ARB拮抗AngII,解除肾小球的高滤过,抗纤维化。另外,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每一个异常组分都要治疗。有文献报道,OB-FSGS的病人5年、10年肾存活率分别为77%、51%,预后与血清肌酐,尿蛋白量相关。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