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

其他科室 其他 2012-05-21 08:31  浏览 :2738
导读一、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1.用法不合理: ①服药时间不合理。某些药物如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以及大多数胃药如多潘立酮等,还有部分降血糖药的吸收受胃内容物的影响,餐后服用使其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降低,故在餐前服用; ②给药次数不合理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

    一、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1.用法不合理:
    ①服药时间不合理。某些药物如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以及大多数胃药如多潘立酮等,还有部分降血糖药的吸收受胃内容物的影响,餐后服用使其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降低,故在餐前服用;
    ②给药次数不合理。如:罗红霉素0.15g,3次/日,但口服T1/2为8.4~15.5小时,故应为成人1次0.15g,2次/日;氨氯地平5mg,3次/日,因氨氯地平属于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故只需5mg,1次/日。

    2.滥用抗生素:
    滥用所造成的结果是耐药因子通过细菌之间的转化、转导、移位、结合等方式使耐药性增强,造成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如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使用抗菌药物。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性感染者,在未合并细菌感染,无应用抗生素指征的情况下用药,抗生素不但不能控制病毒感染,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反而增加肝脏负担。

    3.患者的不依从:
    病人用药的依从性差,对一切药品都持怀疑态度,拒绝用药或不遵医嘱,盲目听从他人或媒体的宣传,少数患者经常凭主观臆断而随意增减药物的用量,改变药物的疗程,随意停药、漏服、乱服现象经常发生,发生不良反应时不知停药。

    4.药物配伍不当:
    速效杀菌药物与速效抑菌药联用,如β-内酰胺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β-内酰胺抗生素属繁殖期杀菌药,作用机制在于干扰细菌黏肽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失,细胞液渗出而死亡,对繁殖期的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氯霉素、林可霉素为速效抑菌药,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使细菌由繁殖期进入静止期,从而减弱β-内酰胺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如果要联用,首先使用杀菌药,然后使用抑菌药,即在输液的前后顺序上要注意。

    5.重复用药:
    在临床上经常看到对药物不甚了解而重复用药的现象。不同商品名的同一种药物的同时使用;同一类或同一代抗菌药物的同时使用;同一种药物单方制剂与复方制剂的同时使用。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庆大霉素。

    6.药物剂型的不合理应用: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药物在体内有较长的作用时间,通过口服缓/控释制剂能够方便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通常缓/控释制剂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血液浓度的时间控制在8~24小时。可以说一片药就是一个释药系统,服用时需整片吞服,不应将药片随意嚼碎或分割开服用,否则可能破坏释药结构的完整性而导致药物在体内短时全部释放,非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不良反应。但由于临床医生不够了解这些药物的特点,随意给病人减剂量服半片,药物分割后,在体内会迅速释放,体内药物浓度骤升,有可能造成药物中毒,这样就达不到缓释、控释、长效的目的。

    二、临床不合理用药对策

    首先,严格执行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禁忌证以及药物配伍禁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不良反应小的抗生素;使用过程中,注意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密切观察菌群失调的先兆。

    其次,剂量要适当,在用药的过程中,剂量过大常会增加毒性反应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故应根据机体状况及病情轻重等决定用药剂量;一般疾病用药原则: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静脉用药,不联合用药,严格病原学监控,对药物的使用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合理用药反映了为民谋利、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全心全意为病人的服务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杜绝不合理用药,使药物在疾病的治疗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疗效,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合理用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