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抗菌药物应用越来越多,很多药物容易引起肝脏损害,而临床在应用抗菌药物时经常有不规范的现象,必须引起重视。易引起肝脏损害的抗菌药物主要有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氨基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β-内酰胺类、抗结核类、抗真菌类等,笔者针对这些抗菌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不同机制和程度予以分述。
1 抗生素与肝脏损害
1.1 头孢菌素类
有时能引起血浆转氨酶升高,多为暂时性,停药后即可恢复。如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头孢哌酮等,均偶可引起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
1.2 氨基苷类(Aminoglycosides)
主要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有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如:妥布霉素(tobramycin)尚有转氨酶升高,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等。奈替米星(netilmicin)注射本品,血清氨基转氨酶碱性磷脂酸酶,胆红素值上升发生率均为每1000人有15例。
1.3 β-内酰胺类(β-Lactams)
天然青霉素很少引起肝损害,当发现过敏反应时可能偶尔伴有肝炎,出现肝中心区坏死。据临床应用半合成青霉素制剂可以引起肝功能改变或淤胆性病变。如:异口恶唑类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邻氯苯唑青霉素及氟氯青霉素等均可能引起的淤胆性肝炎。据报道氟氯青霉素引起迟发性淤胆性损害,均在停药后出现深度黄疸,肝功能检测异常持续6个月以上。其他半合成青霉素也可引起血转氨酶升高,多为暂时性,停药后即可恢复。
1.4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红霉素碱本身极少引起肝损害,但酯化红霉素多有一定的肝毒性,主要是代谢中间产物引起肝细胞变性。如红霉素(Ccyhromycin),无味红霉素较易引起黄疸和肝损害,疗程超过10~12天尤为明显。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ein),大剂量可致胃肠道反应,偶见血清转氨酶升高。罗红霉素,近年有报道能引起急性淤胆性肝炎。阿奇霉素,偶见转氨酶升高,停药可恢复。其他抗生素:新生霉素,有明显的肝毒性,能抑制葡萄糖醛酸转氨酶使肝细胞形成结合型胆红素的功能发生障碍,并抑制胆红素从胆汁排除,从而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多见于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克林霉素(clindamycin),有肝功能损伤的报道。多粘菌素类(Polymyxin)尚有白细胞减少及肝毒性等。
1.5 四环素类(Telracyclies)
长期口服大量四环素或每日静滴超过1~2g,可造成严重肝损害,临床症状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有中度黄胆肝功能不全应减量慎用。
1.6 氯霉素类(Chloramphenicol)
引起灰婴综合征,可能与患儿肝内药酶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早产儿新生儿哺乳期妇女禁用。
2 合成抗菌药物与肝脏损害
2.1 硝基呋喃类(Nitrofurans)
如呋喃妥因可以引起全身过敏反应,伴有淤胆性肝炎。此类药物引起肝脏损伤与过敏反应有关,与剂量无关。临床出现发热、皮疹、黄疸、嗜酸细胞增多。曾报道肝内胆汁淤积并偶尔伴有散在性肝细胞坏死。
2.2 磺胺类(Sulphonamides)】
磺胺类药物可以引起急性肝炎型过敏反应,还可累及其他器官损害。还可能引起淤胆性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致急性肝坏死。对新生儿易引起黄疸,对先天性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病人服用后,可致溶血性贫血。此类药物引起肝脏损害与过敏反应有关,与药物剂量无关。如复方甲基异恶唑可引起淤胆,此外有发生急骤肝衰竭的报道。
2.3 喹诺酮类(Quinolones)
据报道,少数患者因大量或长期应用第一代药物如:吡哌酸或氟哌酸可出现血转氨酶升高。第二、三、四代药物很少引起肝脏损害。如注射用加替沙星偶有ALT和AST增高。
3 抗结核药与肝脏损害
3.1 利福平(RFP)
随着利福平的广泛应用于抗结核化疗中,引起肝损害也日渐增多,主要为肝细胞型和胆汁潴留的混合型肝炎改变,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转氨酶升高,有肝病史或与异烟肼合用时较易发生。
3.2 异烟肼(Isoniazid)
大剂量异烟肼可损害肝引起转氨酶升高,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肝病患者慎用。
4 抗真菌药物与肝脏损害
4.1 氟康唑(Flticonazole)
可见肝造血功能异常。
4.2 酮康唑(Keoconazole)
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偶有严重的肝毒性及过敏反应等。另有引起急性肝萎缩而致死的报道。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对肝脏的损害须引起高度重视,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轻对肝脏的损害。肝病时避免应用红霉素酯化物、四环素类、磺胺类、利福平、氟康唑等对肝脏有毒性的抗菌药物,应全面考虑患者肝功能状况,正确、规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