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临床用药的不断发展,中药针剂已成为治疗小儿肺炎的常用方法之一。穿琥宁注射液是全国中医院急诊科(室)首批必备的中成药。但是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不良反应不断增加,关于本药的毒副反应报道也呈逐年增多之势。因而,对近年来在儿科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穿琥宁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1.变态反应
1.1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
患儿,男,5岁。因患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穿琥宁8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l00ml中静脉滴注,连用2d,第3d出现全身皮肤荨麻疹、高热。即停用穿琥宁,给维丁胶性钙注射液、异丙嗪代写医学论文针、复方氨基比林针等肌肉注射,2d后症状消失。
1.2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患儿,女,10岁。因患上呼吸道感染,在家给予5%葡萄糖300ml加穿琥宁280mg静滴,约10min后患儿胸闷、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口唇发甘及头面部冷汗。患儿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体检:神志模糊,呼吸38次/min,脉搏扪不清,血压4/0kPa,面色苍白,口唇发甘,心音低钝。入院后立即吸氧,给0.1%盐酸肾上腺素0.3mg,地塞米松l0mg,10%葡萄糖酸钙10ml加25%葡萄糖20ml,分次静脉推注,2∶1液300ml静滴,多巴胺20mg加入5%葡萄糖40ml静脉滴注,约半小时患儿面色转红,血压升至8/3.5KPa,1h后血压升至127/8KPa,病情平稳。观察治疗3d,痊愈出院。
2.穿琥宁注射液致热原样反应
12岁患儿,女,因上呼吸道感染在静滴穿琥宁过程中出现高热、寒战,继而全身抽搐,呼吸不畅,面色苍白,双唇紫绀。即停穿琥宁给予非那根、安痛定、地塞米松等肌注后仍高热寒战不退,呈呼吸衰竭状。再吸氧,给予非那根、氯丙嗪,并进行物理降温,1h后症状缓解,经治疗6h后患者清醒。
3.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3.1 穿琥宁注射液致小儿泄泻反应
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咳喘”患儿146例,(穿琥宁20~40mg加5%GSl00~200ml内静滴,2次/d,)年龄43d~18月,其中有32例在治疗2~5d时出现腹泻,持续3~4d,停用穿琥宁并行止泻治疗后逐渐好转。
3.2 穿琥宁注射液肝功能损害
3.5岁患儿,因急性支气管炎静滴穿琥宁,3d后出现神差乏力、恶心欲吐,经查ALT为81u/L,停药后给予Vc、ATP静滴治疗,1周后ALT降为13u/L。
4.血液系统反应
对358例患代写医学论文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穿琥宁治疗,用药3~12d,其中有18例皮肤出现淤点、淤斑,急查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即停用穿琥宁,加用地塞米松治疗,3~5d后患儿血小板均恢复正常。一患儿,女,4个月,因急性支气管炎入院治疗。入院第2d,血常规检查plt:228×109/L,加用穿琥宁注射液(40mg,bid)和青霉素(80万IU,bid),第15d患儿腹部出现如针尖大小的出血点,随即停用穿琥宁,静滴人血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第16天无新出血点,血常规plt:31×109/L,用白霉素和头孢噻肟钠治疗,病儿血常规plt:40×109/L,经治疗病人痊愈出院。
5.穿琥宁注射液致小儿尿潴留
患儿:男,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既往健康,无药物过敏史。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穿琥宁200mg静脉滴注,输液后患儿有尿意,但未能排出小便,而后感下腹发胀并逐渐加剧,触诊耻骨上呈局限性隆起,叩呈浊音,确诊为尿潴留,经给予膀胱区热敷后恢复排尿。于第2d输注穿琥宁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仍给予膀胱区热敷,恢复排尿,考虑尿潴留系穿琥宁所致,第3d,改用病毒唑后未再出现类似症状。
6.穿琥宁注射液致皮下紫癜
患者男孩,3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穿琥宁(6~8mg/kg计算)加入5%葡萄糖200ml溶液中,滴入5min左右,患儿出现烦躁、呼吸困难,查体:面部、手掌心、足底有皮肤瘙痒感,出现散在红色淤点,继之躯干及四肢出现大片紫红色淤斑,伴有寒战、体温升高,即停输穿琥宁,给予吸氧、地塞米松4mg、安痛定1.5ml肌注,Vc2.0g加入5%葡萄糖150ml静脉滴入,20min后患儿呼吸平稳,55min后体温恢复正常,反复追问病史,患儿无任何药物过敏史,留院观察,4h后淤点、淤斑开始消退,6h患儿皮肤颜色恢复。
综上所述,穿琥宁在抗细菌、抗病毒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在临床应用时可发生不良反应,应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对症处理,以免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