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作为一名临床一线的医生,掌握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是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基本理论需要终生学习。医学的基本理论或者是基本观点是每时每刻向前发展的,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做到在观念上不落伍;而基本操作技能则是最基本的条件,大多数是不会落伍的,在临床实践中必不可少,如基本的甲状腺查体、心肺听诊、腹部查体、双合诊、神经系统查体等,这些基本操作技能体现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中的全过程中,是不可缺少或者是必须的。
但是在目前的医疗实践中,很多医生,尤其是年轻医师,往往不重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认为作用不大或者是意义不大,一味地依靠先进的仪器设备、实验室检测等来做出诊断,甚至大多数情况下,完全根据彩超、CT等辅助检查的诊断来代替临床诊断,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图片来源:123RF
作为一名多年的产科医生,想对年轻的产科医生强调一下,在产科工作中,大多数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基本操作来完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四步触诊
基本可以确定胎位、先露位置、羊水量多少;大多数的胎头位置异常,如枕横位、枕后位(前不均倾、后不均倾)、高直位等都可以诊断出来,以及羊水过少也可以判断出来,从而来确定是否可以顺产,顺产的几率多大等。
介绍主要技巧如下:
1、根据胎头的宽度及位置来判断是否是“枕横位”,一般来说,若是枕横位的话,感觉上胎头是比较宽的,与胎儿双顶径大小不相符,若是感觉胎头在母体的前方,可能是后不均倾为,若是在后方,说明是前不均倾位;若是胎头位置比较高,但感觉上像是入盆了,说明可能是高直位的情况;
2、可以根据胎心最强的位置来帮助确定胎儿位置,如胎心位置在右下方,可能是枕后位或者是右枕横位,在左下方且胎心遥远,可能是左枕横位;胎心位置很高,可能就是臀位或者是横位了;
3、整体触摸子宫,若是感觉比较硬,能明显触及胎儿,且在排除有宫缩的情况下,可能是羊水过少,相反,可能是羊水过多。
二、肛诊及**检查
产前可以人工剥膜,做宫颈评分,判断分娩时机、引产成功率及顺产的可能性;产时观察产程进展、纠正胎头位置,做人工破膜观察羊水情况、加速产程进展等。
操作要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无菌操作,且检查次数不宜过多,如在产程中,**检查不超过2次,肛诊可达4~6次;
2,用右手食指找到宫颈或者是宫颈边缘,注意探查宫颈口的位置、大小、软硬度、开大程度等情况,还需要注意有无其它异常物,如脐带脱垂或者是胎盘组织等;
3,注意辨别坐骨棘位置,找到坐骨棘是很严重的,右手食指在中骨盆平面往左右两侧,触摸到的骨质突出部即为坐骨棘。
三、刮宫术
在人工流产、不全流产清宫、胎盘胎膜残留等宫腔内操作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操作。
主要技巧是:
刮宫要全面,但不要过度,以免造成子宫内膜过度损伤,清除胚胎组织,用吸管或者是刮匙刮1~2圈就可以了;另外,注意吸管大、小号的交替使用,负压吸引力不宜过大,控制在200~400mpa就可以。
当然,还有其它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徒手取胎盘、内外倒转术、羊膜腔穿刺术、毁胎术等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