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接防疫站通知: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征候群。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
临床诊断急性瘫痪遇到困难时,可根据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逐步分析,判断病变部位及性质。诊断步骤如下:1.假性瘫痪多数是因为小儿肢体扭伤、局部疼痛、维生素C缺乏所致的骨膜下血肿等均可引起疼痛,导致患儿跛行或运动障碍。有时患儿叙述不准确,可误诊为瘫痪,2.鉴别是否为肌源性瘫痪各种急性肌炎或肌病均可引起瘫痪,表现为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低下、病肌萎缩、病理征阴性等,3.鉴别是否为神经肌肉接头处疾病引起的瘫痪,此类疾病最常见的是重症肌无力,4.确定是否为神经源性瘫痪瘫痪的最常见原因是神经系统疾病。此类疾病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又称硬瘫、痉挛性瘫、中枢性瘫)和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又称软瘫、萎缩性瘫、周围性瘫)之分,3.近年来小儿情感发作出现的癔症样瘫痪并不少见,当症状、体征不相符时,特别是患儿起病有明显情感诱因时应考虑此病。
引起急性瘫痪的常见病因有炎症、外伤、血管疾病、中毒、脱髓鞘病变等,应根据病史、伴随症状(如发热)、体征,采用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影像学、脑脊液等)确定病变的性质。及时确定病情,评估病情变化,积极对症处理,降低死亡率,减少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