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及分型

五官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 2018-12-09 12:00  浏览 :6741
导读真菌性鼻鼻窦炎(FR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特异性鼻鼻窦炎,主要发生在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后和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曲霉菌属。

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

真菌性鼻鼻窦炎(FR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特异性鼻鼻窦炎,主要发生在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后和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曲霉菌属。

一、根据病理特征分为非侵袭型和侵袭型。

非侵袭型包括:

1.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FRS)  发生于特应性体质的患者,鼻窦病变累及多个鼻窦,并易反复发作。

2.真菌球 (FB) 是一种慢性的、非侵袭性的真菌感染,一般没有临床症状,病变通常局限于一个鼻窦。

侵袭性包括:

1,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AIFRS),真菌感染的同时侵犯鼻窦粘膜、骨壁,并向鼻窦外侧周围结构和组织侵犯,如眼眶、颅底以及翼腭窝等。

2,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CIFRS),真菌向周围结构和组织侵犯,病程至少1个月以上。

二、临床表现:

1.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多见于青年人,常伴有鼻息肉、支气管哮喘和多种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反应。

临床症状:有鼻塞,多涕或鼻涕倒流。

鼻腔检查:可见典型的粘稠的绿色或棕色黏液和鼻息肉。

黏液涂片经染色可见有嗜酸性黏蛋白、夏雷结晶及真菌菌丝碎片。CT检查与鼻窦炎相似。

2.真菌球

病程缓慢,病变多见于单侧上颌窦,症状轻微,鼻塞和脓涕。

影像学特征为单窦发病、骨质破坏和病变内有钙化灶。

3.急性暴发型

病程较短,发展较快,有多个鼻窦受累。迅速出现眼和脑部症状,死亡。

查体:前鼻镜检查:早期鼻黏膜缺血呈浅白色,晚期可见鼻甲和鼻中隔结痂及黑色坏死。

影像学检查  早期可见黏膜增厚,晚期可见骨质破坏。

4.慢性侵袭型

病程进展缓慢,涕中带血,鼻腔内有结痂或干酪样物形成。

前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脓液或息肉。有时在鼻腔或鼻道内见到灰褐色、黄褐色干酪样团块。

鼻窦CT:病变窦腔密度增高且不均匀,并可有局部的骨质破坏。影像学征象似恶性肿瘤表现。

三、诊断:

1.对鼻分泌物或上颌窦冲洗液为脓性但有暗红色血液或灰色或红褐色干酪样物者。

2. CT显示  鼻窦骨质破坏,窦腔密度不均。

3.涂片检查、真菌培养、病理组织学检查均可确立诊断。

需与慢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鼻恶性淋巴瘤及其它恶性肿瘤相鉴别。

四、治疗原则:

1.早期手术治疗,清除鼻腔及鼻窦的坏死物及不可逆病变,恢复及保持鼻窦的通畅引流。

2.对于急性爆发性型,应在大量应用抗真菌药物的同时,积极抢救生命。

参考文献:

[1]中药鼻腔灌洗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的临床疗效[J]. 周昕,赵颜俐,刘学良,雷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7(01)

[2]非侵入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治疗术后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效果研究[J]. 刘波,舒卫宁,张俊星,崔令运,梁远远,张永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4)

[3]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下手术等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葛佳博.  当代医学. 2016(17)

[4]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分析[J]. 王明甫,苟栋明,孟雪蕾.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14)

[5]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6例临床效果[J]. 顾晓峰,朱鹃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19)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王斌 耳鼻咽喉头颈科-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沧州市中心医院
病例2 文章24 音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