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治疗现状与临床研究进展
麻醉医学科
疼痛科
2019-07-06 15:13 浏览 :10360
导读目前尚无一种理想的技术可完全解决坐骨神经痛问题,各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仍需进一步研究。对于一个具体患者,要评估病情,权衡利弊,尽量明确病因,做出诊断。同时应注意将物理疗法与药物、手术等其它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通过综合治疗,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坐骨神经痛,诊断不轻松。诊断寻病因,治疗思对症。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是指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以臂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为主的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只是一个临床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在体内各种神经痛中居于首位,发病年龄常在20岁~60岁,其中40岁左右最多见[1]。目前临床治疗仍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本文先从坐骨神经痛解剖病理生理学角度分析,就治疗现状与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坐骨神经的解剖与病理生理学特点
坐骨神经起始处来自腰4、腰5和骶1神经根,一般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位于臀大肌深面,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下行至股后区,在股二头肌长头深面继续下行,一般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2大终支[2-4]。坐骨神经经行路径变异较大,以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为例,研究发现可分为6型,其中I型:坐骨神经总干出梨状肌下缘最常见,占61.7%;其次是II型胫神经出梨状肌下缘,腓总神经穿梨状肌,占34.9%,其它III(坐骨神经总干穿梨状肌)、IV(胫神经穿梨状肌,腓总神经经梨状肌上缘)、V(坐骨神经总干出梨状肌上缘)、VI型(胫神经出梨状肌下缘、腓总神经出梨状肌上缘)少见[3]。
由此可见,解剖上引起造成坐骨神经痛,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坐骨神经的起点发生刺激,这种现象主要是腰椎间盘病变所致;二是坐骨神经神经盆腔走行区,当骶髂关节病变如错位、嵌顿等,刺激前面的坐骨神经而出现下肢的疼痛和麻木症状。三是梨状肌痉挛直接卡压坐骨神经而出现下肢的疼痛表现。
坐骨神经损伤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由于神经再生速度慢、周围组织水肿粘连、肌肉萎缩等原因限制[2]。所以,坐骨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是导致临床疗效欠佳的主要原因。
二、病因分类
临床上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主要是坐骨神经的间质炎,多发性肌炎和纤维组织炎同时发生,寒冷、潮湿常为诱发因素。临床少见。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在坐骨神经通路上,其神经遭受邻近组织病变刺激、压迫或全身性疾病引起。临床较常见。常见病因有腰椎间盘突出、腰骶部先天性畸形、坐骨神经经盆腔出口狭窄、盆腔疾患;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风、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等。
三、治疗现状与进展
坐骨神经痛是症状,不是一个疾病。缓解患者的疼痛,只是解决了“面”上的问题,真正发挥治疗效应,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这就是治病必求因,对因处理才是治疗关键。所以,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原则是祛除病因和对症处理。
临床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大类。临床选择取决于不同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患者的病因以及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
1.非手术治疗
目前,对于坐骨神经痛非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常见的方法为休息、药物和物理治疗。不论什么原因,休息是最好的良药。病因治疗是关键,药物和物理治疗是补充。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药物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的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药物和中药辨证分型治疗。一般归纳为风寒湿痹、湿热蕴郁、气滞血瘀、肝肾亏损等型[5]。临床可根据病情,请中医科会诊选择应用。物理疗法包括牵引、封闭、推拿、拔罐、针灸、激光、电疗、磁疗、红外线疗法等[1]。尽管上述方法大多数可以短期缓解症状,现有文献报道多数为经验总结,缺乏统一标准和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总效果十分困难,最终结论难以确定。
2.手术治疗
对于患者有典型坐骨神经痛症状,影像学显示椎间盘破裂局部存在对神经的机械性压迫,药物及物理治疗收效甚微,通过手术减压效果较好。其中,全椎板切除和半椎板切除方法在以往的临床中常用。合并梨状肌综合征者,保守治疗无效,给予梨状肌松解黏连术解除病变组织对神经、血管的压迫,有一定效果[4]。近年来各种微创和经皮技术譬如小针刀技术因其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受到青睐。是今后治疗的发展趋势。缺点是手术视野小、对术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总之,目前尚无一种理想的技术可完全解决坐骨神经痛问题,各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仍需进一步研究[1,2]。对于一个具体患者,要评估病情,权衡利弊,尽量明确病因,做出诊断。同时应注意将物理疗法与药物、手术等其它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通过综合治疗,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顺,蔡玉颖.坐骨神经痛中西医治疗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9):799-801
[2]李雪松,孟纯阳.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2017,8(6):102-104
[3]董卫国,吴炳煌,陈跃.臀深部神经解剖的研究进展.康复医学,2004,14(1):46-48
[4]程旭,冯文岭.梨状肌综合征相关研究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v24(6):677-681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