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小结节是胸外科的一种常见病,是指在肺部组织上出现的单一的或者多发的、直径等于或小于2 cm的结节样改变,在CT影像上多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也可以是实性结节样改变。其基本病理改变是由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类上皮细胞共同组成的肉芽肿。在临床上,此类患者大多没有任何症状,少数会出现咳嗽、咳痰和胸疼等症状,肺部小结节病变性质不同,治疗方案差异很大,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的诊治干预,随着病情发展,很可能会发展成为恶性结节或者肺癌,危及患者的生命。
目前,胸部CT是肺部小结节常用检查手段之一,通过CT检查可以了解小结节的特点,当前CT多平面薄层重建以及数据处理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强分辨率,更有效的精准识别肺部小结节的性质。
肺部小结节在CT上的表现通常是肺部磨玻璃影(GGO),其实质上是一种非特异性肺实质改变,在CT影像上表现为组织密度与透光度降低,但并不是癌组织的特异征象,因为在良性病变中也会出现此类征象,例如:良性肿瘤、感染性病变、纤维化改变等。有关研究表明[1],GGO的密度变化主要与肺泡与组织的密度、血管外的体液量、肺血容量等有关,而且受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GGO结节多出现于炎性改变周围,有些也出现在肺癌组织周围。因此,早期采取有效的诊断技术对GGO进行定性分析是尤为必要的。
在临床诊疗中,根据CT影像上的密度差异,可将GGO结节影分为单纯GGO结节影和混合GGO结节影,前者在CT影像上显示密度较淡,没有实性密度成分,多为良性结节,一般与炎症、出血有关;后者是在磨玻璃密度影的背景下混杂有少量实性密度成分,多为恶性结节,一般与癌细胞不典型增生、浸润性生长有关。
CT多平面重建和数据处理技术可以观察GGO结节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边界情况与形态特征等,从而成为判断小结节良恶性的可靠指标。
(1)分叶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肺部癌性结节在CT影像上多表现为花瓣状变化,即为分叶征,这种征象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与癌变细胞增殖速度较快,向各个方向生长速度不一致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结节内部结构受限和周围组织牵拉,促使肿瘤生长有关。随着癌细胞向邻近正常组织浸润,尤其向小叶间隔浸润生长时,就会表现毛刺征象;在癌细胞生长至胸膜下时,累及牵拉邻近胸膜,胸膜下脂肪间隙消失,被癌细胞增殖组织替代,就会出现胸膜凹陷征。
(2)空泡征:癌前病变或早期肺癌多表现GGO结节,由于其内部无实性成分,因此不易发生坏死。在结节进一步恶变生长之后,病灶内部组织会出现缺血坏死,并经支气管引流排出,进而吸入气体形成空洞,因此癌性小结节有些在CT影像上表现为空洞、空腔或空泡,其中以空洞较为常。至此尚不能将空腔征象一概定性为癌性结节,有关研究表明[2],纯GGO结节出现空泡的原因还与其内部组织未占据肺泡、小气道以及含气肺组织等有关。
(3)边界情况:由于良性病变常伴有炎症存在,GGO结节的边界不清往往是炎症渗出导致的;而恶性病变中的癌细胞往往呈伏壁生长,所以是边界清晰的。
(4)形态特征:良性的GGO结节在CT影像上形态比较规则,主要呈椭圆形或圆形,而恶性的形态则为斑片状、结节融合状,形态不规则,通过观察CT上GGO结节的形态,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也有着重要价值。有关研究表明[3],经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后,恶性结节斑片状、多结节融合以及形态不规则的发生率较高,而椭圆形或圆形发生率较低。从而也就说明,在CT影像上,恶性结节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而良性结节则以椭圆或圆形为主。
综上所述,如果在CT影像上,或者CT多平面重建中发现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边界清晰以及形态不规则等征象,临床应高度的重视,警惕恶性病变,必要时行穿刺或手术切除病理诊断进一步确诊。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即使CT影像未见上述征象,在临床上,也应该严格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复查,动态观察GGO结节大小、形态以及实性成分的变化,以便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CT检查和多平面重建及数据处理技术对GGO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显著,能大大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松山,张汉松.CT多平面重建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07),43-45.
[2]王科星.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鉴别肺部小结节中的应用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04),193-194.
[3]周恩汉,刘元斌.256层螺旋CT对肺部小结节进行靶扫描技术的探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1,22(0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