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查找
爱医资讯
培训提升
最新
推荐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五官科
其他科室
中医综合科
针灸科
中医骨科
中医妇产科
中医外科
中医儿科
中医皮肤科
中医五官科
中医按摩科
中医消化科
中医心内科
中医神经内科
中医肾病内科
中医呼吸科
中医男科
皮肤病发病部位对辩证的参考意义及用药指导
导读
按发病部位分析皮肤病,有多种方式,总的来说,按上下分,发于上部多为风火,发于下部多为湿;按左右分,左部属肝,右部属肺;按内外分,病在四肢末梢多为邪轻易散,病在躯干多为邪重集聚;按前后分,前面为阴,发病多在营血,后面为阳,发病多在卫气。
武巴音
|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医皮肤科
2018-10-13 13:00 点赞:0 浏览:2574
常用的皮肤病药对分享
导读
中药有“七情配伍”,其中的相使、相需、相畏及相杀就有药对的意味,它们两药或三药配伍,有的是相互消其副作用而专取所长者,有的是相互作用而产生特速效果者。“众方之主”的《伤寒论》113方中就有不少药对,如清肝胆热、开枢机的柴胡、黄芩;补脾胃,益中气的党参、大枣、炙甘草;补心阳的桂枝、炙甘草。
武巴音
|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医皮肤科
2018-10-03 16:00 点赞:0 浏览:3187
皮肤病用药的规律总结
导读
中医认为,色斑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体内存在气滞血瘀症状,不管是外因如风邪、湿邪的侵袭,抑或体内瘀血、气滞的形成,都会导致体内的气血失和,可能在体表形成色斑。在治疗色斑性皮肤病中,大夫常常喜欢用梅花针点刺皮肤,或用生姜片摩擦皮肤,令皮肤微微发红,起到治疗作用,它的功效就是起到理气活血的作用。
武巴音
|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医皮肤科
2018-09-28 11:04 点赞:0 浏览:3740
对皮肤病瘙痒症状的认识
导读
瘙痒是皮肤病的最主要自觉症状之一。《辞海》对瘙痒的解释是:“瘙”在古代指疥疮;“痒”是一种皮肤不适、引人欲掻的感觉。
武巴音
|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医皮肤科
2018-09-28 10:09 点赞:0 浏览:4448
老中医赵炳南诊治带状疱疹思想
导读
赵老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内伤,兼感毒邪,肝郁化火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蕴化热,复感毒那,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发后期因余毒未尽,气滞血疲,不通则痛。赵老又将其分为“虚”、“实”两型。“实”证者为湿热之“因”虽除,但气滞血疲之“果”仍在,临床可见疼痛持续,拒按,脉实。此种情况为气滞血疲,治宜理气化痰止痛汤加减。
武巴音
|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医皮肤科
2018-09-20 17:12 点赞:0 浏览:5357
运用《麻症集成》败毒荆防汤治疗风热犯表类型荨麻疹的体会
导读
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常反复发作,中医称为瘾疹、风疹等,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风团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时隐时现、发无定时,瘙痒严重者常抓破皮肤、夜不能寐。荨麻疹常因风寒、风热、辛辣饮食**引起复发或症状加重。
田喜江
| 主治医师
中医科
中医皮肤科
2018-09-13 09:46 点赞:0 浏览:4102
1
2
更多>
考试宝典
2024年高级职称面审与答辩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2024年高级职称面审与答辩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2024年医学高级职称精品题库(中医皮肤与性病学)
更多>
最新病例
浮针治疗一例乳腺接触性皮炎
桂枝汤加减治愈风疹一例
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治愈带状疱疹
风隐疹(荨麻疹)
壮实体质者的良方---防风通圣散案
自家敏感性皮炎(一例)
斑疹(荨麻疹)一例
皮肤湿疹一例
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诊疗助手APP
扫码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