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治疗后出现长期乏力的原因何在?
导读当前以PD-1/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免疫治疗牵涉的因素比较广泛,所以免疫治疗的毒副反应比较多而且杂,而且往往都是非特异性的(比如不明原因的乏力),尤其是引起内分泌甚至以及神经功能紊乱时,不仅难于判断而且处理起来也比较棘手。
张建鑫 | 主治医师 肿瘤科 2024-11-25 15:26 点赞:1 浏览:10016
PD-1联合化疗靠不靠谱?
导读随着免疫治疗(PD-1)的快速发展与临床应用的普及,PD-1联合化疗已经成为了改善PD-1单药疗效不佳的重要方式。由于PD-1联合化疗率先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获得了批准,所以这一模式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也最受关注与代表性。
张建鑫 | 主治医师 肿瘤科 2024-11-18 15:29 点赞:0 浏览:5947
塔拉妥单抗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有多持久?
导读塔拉妥单抗为代表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蛋白(BiTE)已经成为了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重要选择。尽管初步的疗效可观,由于随访时间较短,所以其长期疗效目前还是未知,这也同时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张建鑫 | 主治医师 肿瘤科 肿瘤内科 2024-11-12 10:09 点赞:0 浏览:6919
首个国产K-Ras G12C抑制剂为肺癌患者带来希望
导读作为一种靶向治疗药物,氟泽雷塞专门用于治疗具有K-Ras G12C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一药物的研发和上市标志着中国在癌症治疗领域的显著进步,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张建鑫 | 主治医师 肿瘤科 肿瘤内科 2024-11-04 16:55 点赞:0 浏览:6336
小细胞肺癌治疗浅析
导读众所周知,小细胞肺癌以恶性程度高,容易出现复发转移著称,临床上确诊的患者大都为广泛期,也就相当于是晚期。在最近几年,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张建鑫 | 主治医师 肿瘤科 肿瘤内科 2024-10-21 17:08 点赞:0 浏览:3146
治疗中分子分型转变的HR阳性晚期乳腺癌
导读乳腺癌为中老年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包括骨、肺、肝等。其中,骨转移的发生率为25%-40%,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张建鑫 | 主治医师 肿瘤科 肿瘤内科 2024-10-14 16:26 点赞:0 浏览:5828
临床上关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整合诊治指南的解读
导读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发病高峰在40到50岁之间,发生概率占结外淋巴瘤的4%到6%,占新诊断脑肿瘤的3%到4%。患者由于血脑屏障等因素的存在,其预后较差。
梁伟楠 | 主治医师 肿瘤科 肿瘤内科 2024-10-10 16:21 点赞:1 浏览:7138
小细胞肺癌需不需要做基因检测?
导读小细胞肺癌,作为肺癌的一种常见类型,其治疗策略通常以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为主。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肿瘤的分子特征对治疗的个体化和有效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是否需要为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成为当前肺癌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张建鑫 | 主治医师 肿瘤科 2024-09-23 09:29 点赞:0 浏览:8817
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免疫联合治疗及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处理
导读患者,男,43岁,因“进食梗阻感进行性加重1个多月”于2020-01-07入院。患者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进食梗阻感,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等,症状逐渐加重
张建鑫 | 主治医师 肿瘤科 肿瘤内科 2024-08-26 09:23 点赞:0 浏览:10138
“CONTACT”力度不够,深挖才能解决肺癌治疗难题
导读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之后,CONTACT-1[1]研究(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卡博替尼对比多西他赛单药用于免疫治疗后病情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的阴性结果还是在2024年在线发表在JCO上,如果是阳性的话,估计很有可能会发表在Lancet oncology或者NEJM之类的杂志
张建鑫 | 主治医师 肿瘤科 肿瘤内科 2024-08-19 14:25 点赞:0 浏览:12064
更多>考试宝典
更多>最新病例

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诊疗助手APP

扫码下载吧